2011-11-23 06:38:00 我要评论
汪志球 来源: 人民日报5辆“大鼻子校车”,造型特别,颜色鲜艳,有醒目警示标志,行驶在路上异常抢眼,然而,学生只能看不能坐,只接老师上下班。近日来,某些媒体的这则“校车报道”,让贵阳市金阳新区遭到众多网友热议。这个说法是否属实?购车的初衷是什么?校车管理使用有何原则?为此,记者采访了金阳新区有关部门领导、老师、学生、家长等有关人员。
学生有无坐过校车?
有校外活动时就坐,绝大多数步行上下学
“这个校车坐起来很舒适,外观也长得很特别,不过挺好看的,座位上还有安全带,上面的能打开的窗户很高,自己够不着,下面的窗户封闭着,感觉不错。”金阳新区第一实验中学初二(6)班学生全芳说,自己今年已经坐过好几次,主要是参加区里组织的“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班里还有很多同学都坐过。
金阳新区青少年艺术中心副主任刘挺说,今年省里开民族运动会,5辆车有时一天要跑好几趟接送学生,参加开闭幕式和民族大联欢,平时还要组织各学校学生参加“班班有歌声”、文艺汇演等各类比赛和活动。目前,学生乘坐大概达到4万人次。
学生上下学为什么不坐校车?第一实验中学初三(3)班学生冷昱林说,坐车没必要,学校就在我们住的世纪城小区,走路不到10分钟。全班48名学生,30多名学生住在世纪城,其余远一点住在边上一个小区,走路顶多20多分钟。
金阳新区教育局统计,目前新区共有学校68所,在校生32608人。该区学校多数是小区配套学校,95%的学生都住在小区内,入学均按片区划分,上下学距离均在国家规定步行范围内,无需乘车。余下1000余名学生分散居住在学校之外的小区,如金阳一小1002名学生中有68名学生分散居住在白云区、云岩区等。
这部分学生上下学如何解决?金阳新区教育局有关负责同志解释,其中大多数学生父母在金阳上班,未能入住新区新房,由父母接送上下学;余下少数部分学生自己乘坐公交车上下学。
坐公交的学生能不能坐校车上下学?记者了解到目前还没有。下一步能不能坐?教育局表示将进行调查研究,征求各方意见,让校车使用更加科学合理,最大限度方便学生。
老师为何要坐校车?
解决上下班交通难题,提高校车使用效率
为什么要采购“大鼻子校车”?金阳新区党工委书记丁旭东讲出了自己的想法,“购买校车,主要用于接送学生参加各种群体性社会活动,因为该车安全性能高。”据了解,金阳新区是一个新区,这几年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新建学校的基础设施相较老城区学校,更加优越,标准也高。
金阳新区加大了对校车的投入,记者了解到,2010年3月,金阳新区教育局向管委会提交《关于教育局交通车集中采购询价的情况报告》,通过公开招投标,财政拨款购置了3辆由郑州宇通客车生产的普通学校用车,每台39万元,另外,企业捐赠了两辆,总共5辆,归教育局统一管理使用。
5辆校车如何使用?丁旭东说,坚持学生优先原则,首先肯定要保证学生活动用车,教育局管理,学校使用,任何机关干部都不得乘坐。
对于网络批评老师为什么乘坐校车?金阳新区教育局局长郝天宝解释,金阳是一个新城区,离老城区最近的也有十余公里,随着新学校的增加,教师队伍不断扩大。然而绝大多数教师没有住在新区,住得相当分散,其中部分人住在市核心城区南明区、云岩区,更大一部分住在较远的花溪、小河、白云、乌当等城区,最远的有几十公里,上下班要花3个多小时。
郝天宝说,虽然连接新区和各个城区的公共交通在不断完善,但没有专门的学校交通车,还是十分不便,个别新招的老师因此而辞职,教师队伍的稳定受到影响。“考虑这个实际情况,每天早晚用校车接送老师上下班。”
老师坐校车妥不妥?
金阳新区将研究如何合理使用,使之更加规范
“听到很多网友指责我们,和很多同事一样,心里真的感到很委屈,也很难受。”金阳一小缪非言老师说。
小缪家在外省,毕业于贵州大学艺术学院,2010年通过统一招考进入建立不久的金阳一小,开始学校有60多名老师,其中只有两人住在新区,其余都在其他老城区。
缪非言说,自己租住在老城区博物馆附近,离金阳新区还算近,不乘坐校车的话,每天必须5点半起床,赶在7点40到校。有时太早没有公交车,只能打车,一天来回要50元左右。“一个女孩子,上班走得早,下班回得晚,都是街上人很少的时候,有时真的很害怕。”缪非言说,关键是上下班乘车成本太高,一个月下来要四五百元,但是新参加工作的老师拿到手的工资只有1500多元,如果家不在贵阳,租个房子后就所剩无几了。
实验一小一年级语文老师王晟奕家住在小河区,去学校上班要经过核心城区再赶到新区,打车一趟就要60多元,没有校车,要起得更早,倒腾几路公交车才能赶到学校。第一实验中学教务员吴明科说自己要倒腾3次公交车,有时要4次。
“来回倒腾坐车,真的很累,下班时更恼火,因为已经累了一天,还不得不再去折腾,晚上回家准备教案有时力不从心。”王晟奕说,希望广大网友能理解,不要误解。
贵阳第一实验中学初二(8)班学生朱禹锟说,我们学校的老师的确分布在贵阳的很多地方,上下班很辛苦,我个人觉得老师乘坐校车,可以理解。
老师乘坐校车妥不妥?看了网络的质疑,一位熟悉情况的市民说,这些老师的确存在困难,情有可原;但是,考虑到校车的特殊性,老师再有困难,乘坐是否合适?
丁旭东表示,网友的批评也在促使我们思考,下一步我们将更好地研究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校车,使之更加规范,方便学生。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