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3 16:21:00 我要评论
陶颖 来源: 新华网本报讯(记者 陶颖)周边有哪些污染物正在逼近北京?如何及时“捕捉”它们并预报预警?今天上午,首个京津区域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建设方案出台,明年后将在线监测包括PM2.5在内的各项污染物浓度变化。
随着京津地区城市化进程加速,大气污染也逐渐严重。区域灰霾、臭氧、二次气溶胶污染等,都成为影响两地居民生活、健康的“黑手”。并且,不少污染物流动性大,因此有时北京原本是“蓝天”,却被外来污染物乘风而来给“抹黑”了。
为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与天津市气象局合作,联手建设首个京津区域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系统。监测站设在京津之间的武清地区。
监测系统如何为北京大气“把关”?
首先是对雾霾天气的预报。其能对大气的水汽场、温度场、辐射、气溶胶等进行观测。在低能见度天气出现时,分析其变化,从而提高低能见度雾霾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能力。
其次,将建立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评价体系,包括臭氧、颗粒物、二氧化硫等。
同时,还将发布区域大气环境预报预警。监测系统通过了解空气中污染物变化规律,开展京津地区大气污染物预报预警,为两地政府部门预防大气污染事件和采取防范措施提供决策支持,预防严重大气污染事件的发生,避免或减轻污染危害。
今明两年,率先建立部分大气微量气体在线观测设备,包括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析仪。
其中,还专门建立颗粒物在线观测设备,包括PM10和PM2.5两类技术。
由于PM2.5粒径极其微小,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并且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因此明年将率先建立PM2.5分析仪,2013年继续完善建立PM2.5的大流量采样器和深度分析仪等,在线观测京津区域大气中,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和流动走势。
京津大气监测站“职责”
监测分析京津区域大气污染成因,以及污染物在两个城市间的传输、二次污染物的形成等
监测范围覆盖京津地区,真实反映两地大气污染态势,能完整“捕捉”发生在其间的污染事件
名词解释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它只是大气中含量很少的成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影响。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它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PM10:指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