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镇江:网络问政促和谐,属地管理展新貌

2011-12-13 12:21:00     作者: 姚雪青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网络舆情;网络活动;网络环境;网络管理;新貌;冷克西;网络生活
[提要] 1.5万多个网站、140多万网民,网民占总人口45%。镇江,当之无愧的“网络之城”。如此庞大的网民队伍,纷繁复杂的网络舆情,无处不在的网络生活。镇江,应如何应对由此带来的挑战?

  1.5万多个网站、140多万网民,网民占总人口45%。镇江,当之无愧的“网络之城”。

  如此庞大的网民队伍,纷繁复杂的网络舆情,无处不在的网络生活。镇江,应如何应对由此带来的挑战?

  网络发言人,沟通便民利民的渠道;网络问政,架起政民互动的平台;理性网民,已经成为构建社会和谐的生力军。镇江,网络管理积累着怎样的经验?

  网络发言,与民互动,扩展实际职能

  “1.运河路段施工原因,市住建局回复……50.丁卯的科技新城学校大概什么时候建……”

  12月7日,在镇江市人气最高的梦溪论坛上,市网络信息办公室主任包建国正在用镇江网评办的实名ID“zjwpb”发表新帖:《11月份每月一告——网络发言人对网友们近期关心的50个热点问题作出回复》。当他敲下最后一个字时,早已过了下班时间。

  “镇江在2009年1月推出政府级网络发言人以后,全市115个主要部门单位的网络发言人就通过网络平台向市民答疑解惑,我作为总发言人,每个月底都要就本月网友关心的问题进行回复汇总。”包建国说:“网友们都等着看呢。”

  第二天,包建国发的帖子已被置顶,热心网友纷纷发表评论:“看来网络反映还是有效果啊,这么快就回复了啊?”“太感谢政府对我们百姓的关心了,通过网络,让我们能够遇到问题时,及时询问,并且在第一时间回复我们,使大家的距离更近了。”

  “我们不能回避问题。”包建国说,“如果网民反映的问题确实存在,相关部门就要及时解决;如果网民反映的问题被证实是谣言,网络发言人要作出公开澄清;如果经查有关部门确实工作有失职之处,需要在网上作出道歉。”

  在镇江,网络管理不再是简单地删帖封帖。

  ——在网络体制机制方面,镇江统筹力量建立互联网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和互联网行业协会,强化分级管理和属地管理,搭建网络问政平台,全市60多个政府部门已开通官方微博,与市民零距离对话。

  ——在网络发言队伍方面,镇江通过分类组织、分级发展和分层管理,形成上万人规模的主流队伍,目前已有800多位网络发言联络员、159位网上居委会版主、700多名热点论坛版主,将民生问题解决在最基层。

  ——在网络文化活动方面,镇江一方面积极策划网络主题活动,另一方面主动引导网民组织积极向上的网络活动,涌现出的40多个网络群体、50多个QQ群已经成为城市健康风尚的象征和体现。

  网络问政,执政惠民, 提高工作效率

  2011年1月11日,镇江网民们发现,在梦溪论坛“百姓话题”,有一个加亮、置顶的帖子十分显眼。点开一看,一则《向社会公开 请群众评议——20个部门述职述廉报告将在网上公开》的帖子出现在眼前。

  帖子里特别说明,“从1月11日起,20名市级机关部门领导班子及成员的述职述廉报告将进行公开,接受群众评议,听取群众意见……” 根据帖子里的网址,网友可以打开链接到“镇江纠风网”和“镇江党建网”。

  网站分别设置党代表评议通道、人大代表通道、政协委员评议通道和社会评议通道。网民们打开“社会评议通道”链接,将会看到排列着城管、教育等20个公开述职述廉的单位名单的页面;继续点击,20家部门一把手的述职述廉报告一览无余。除了给予“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和“不了解”评议,网民们如果想发表建议、意见,还可以写在“意见提交”里。

  镇江市该项工作负责人说,网民的网上评议,将会记录到每位领导干部的廉政档案中,也将作为组织部门考察、任用干部的重要参考;对于网民提出的具体问题,也会集中上报到相关部门,拿出整改意见后还要挂在网上接受网民的监督;如果其中涉及违法乱纪的问题,纪委将进行进一步调查。

  镇江市委书记许津荣说,网民就是市民,网民的力量就是镇江发展的动力,让网民评议,让网民参与,汇聚成镇江跨越的动力。

  “不管怎么说,这是进步!”有网民发帖以示支持,也有人对此存在担心:“会不会只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呢?”

  “镇江从2008年起,先后有52个部门、300名领导干部在网上进行述职述廉。”这位负责人介绍,3年中不少网民提出的具体问题得到了解决、改进,相关部门实实在在做事,也会打消网友们的顾虑。

魏鹏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