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中国部分城市灰霾天占全年一半 人为排放为主因

2011-12-19 06:30:00     作者: 刘毅 孙秀艳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灰霾;雾霾;细粒子;污染因子;低层逆温;水汽输送;氮氧化物;气象条件
[提要]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今年9月1日至今,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多发,共发生12次较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过程,不仅雾霾日数多,而且影响范围广。

资料来源:国家气候中心宋嵩制图底图:刘震摄

  航班大面积延误,口罩成为热销品,喜欢晨练的人们不得不待在家里……前一段时间,从南方的广州、杭州到北方的北京、兰州,雾霾天气频繁影响我国多个地区。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今年9月1日至今,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多发,共发生12次较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过程,不仅雾霾日数多,而且影响范围广。

  秋冬季为雾霾多发季节

  特定气象条件有利于雾霾形成,污染物排放导致颗粒物浓度增加

  据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评估室高级工程师赵珊珊介绍,秋冬季为雾霾多发季节。国家气候中心分析表明,特定的气象条件是导致近期雾霾天气多发的重要原因。

  9月以来,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冷空气活动偏少,且强度偏弱,地面风速小,有利于水汽在大气低层积聚,对雾霾的形成较为有利;另外,青藏高原南侧暖湿空气活动偏强,使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输送极其活跃,这股暖湿气流沿西南路径将丰沛的水汽输送到我国中东部地区,并且能到达北京附近,使这些地区湿度明显增加,同时也有利于形成低层逆温,非常有利于雾霾天气形成。

  专家指出,除了气象条件,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取暖烧煤等导致的大气中颗粒物(包括粗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增加,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目前很多城市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已处于临界点,对气象条件非常敏感,空气质量在扩散条件较好时能达标,一旦遭遇不利天气条件,空气质量和能见度就会迅速下滑。

  中东部灰霾日数有显著增多趋势

  目前一些大城市的灰霾天数已达全年的30%以上,有的甚至达一半左右

  "雾’和‘霾’实际上是有区别的。”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监测室高级工程师孙冷指出,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而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成因有三:

  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

  “灰霾形成的这些条件出现后,同时也会导致空气中有大量尘埃、烟粒等凝结核存在,水滴容易凝结在上面而起雾,并且不易被风吹散。”孙冷说,“因此,雾和霾往往相伴出现。”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1961—2010年,全国平均的年霾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本世纪以来,全国霾日数增加明显,中东部地区霾日数有显著增多趋势。

  据环保部门最新统计,目前,一些大城市的灰霾天数,已经达到全年的3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全年的一半左右。

  人为排放与灰霾天关系密切

  PM2.5降低空气能见度的能力更强,主要来源是人为排放

  环保专家指出,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肉眼是看不见的,但它们能降低空气的能见度,导致灰霾天。空气中不同大小的颗粒物都能降低能见度,不过,与粗颗粒物相比,细颗粒物(PM2.5)降低能见度的能力更强,是灰霾天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记者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了解到,监测总站对2010年试点城市灰霾监测结果显示,发生灰霾天气时,PM10及PM2.5浓度明显增加,而且细粒子与能见度呈明显负相关关系(细粒子多,则能见度低;细粒子少,则能见度高),这表明灰霾天气状况与颗粒物浓度密切相关,颗粒物浓度增加是除了气象条件以外,灰霾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环境科学博士谭知还介绍,PM2.5的主要来源是人为排放。人类既直接排放PM2.5,也排放某些气体污染物,在空气中转变成PM2.5。直接排放主要来自燃烧过程,比如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焚烧。在空气中转化成PM2.5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其他的人为来源包括: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等。

  大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往往会附着硫化物、氮氧化物、重金属颗粒等大多由工业污染源排放的污染因子,因而对人体的伤害很大。

  不要让蓝天变成奢望

  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的趋势仍然在延续,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让人担忧的是,目前,PM2.5等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的趋势仍然在延续。

  环保专家指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不少地区污染排放严重超过环境容量,一些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甚至倒退了几十年。而且,以水泥、钢铁、焦化等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压力还在持续增大。

  我国对“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提出了约束性的硬目标,然而,完成今年目标的难度不小。今年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与全年3.5%的目标相距甚远。上半年,氨氮排放量仅下降了0.73%,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升,同比还大幅上升了6.17%。

  来自于燃煤电厂、机动车尾气排放等方面的氮氧化物,正是可以在空气中转化成PM2.5的气体污染物之一。

  12月15日,知名环保民间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了《蓝天路线图工业污染源定位》。多家环保组织参与调研的这份报告,针对的是环境主管部门确认的4400余家中国最大的废气污染源企业。报告指出,这4400余家企业的排放量在全国废气排放量中占的比例非常高,很多超出标准、违规排放。

  这几天,随着冷空气到来,北京的雾霾烟消云散。“很遗憾,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见到蓝天在全国很多城市变成了一种奢望。让我们找回这样的蓝天。”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

马震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