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8 14:20:00 我要评论
江 卉 来源: 荆楚网担当社区居民健康“守门人”,全市缺口仍达数千人
湖北日报讯 (记者江卉、通讯员彭义香、涂晓晨)今后,武汉居民头疼脑热可先到社区医院找全科医生首诊,如若需要,再由其安排转诊大医院。
昨日,武汉首期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班结业,27名全科医生将入驻社区医院,担当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例如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
2009年,武汉市卫生局拿出专项资金100万元,委托卫生部全科医生培训基地武汉协和医院,按照国家标准对社区医生进行规范化培训。
在协和医院接受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的2年全脱产培训期间,每位学员安排一位导师,指导学员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等13个临床科室学习。结业后还花1年时间边实践边写毕业论文。
培训期间,学员通过日常考核、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及全市统一的结业考核,合格者才拥有《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武汉市卫生局副局长李滔表示,提高社区医生诊疗水平,社区将承担起辖区居民初诊、预约等职能,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合理诊疗服务流程,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目前,我省共有登记注册的全科医生200余人,其中大多由专科医生转岗培训而来。根据卫生部规定,每万名人口需配备8名全科医生。照此推算,武汉基层医疗机构要配齐全科医生,缺口仍然有数千人。
全科医生能否“全能”?
全科医生要有8年培育期
“全科医生不同于专科医生,如内科、儿科、妇科等坐诊的都是专科医生,他们一般在大医院坐诊,专攻专科疑难杂症的诊疗。”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基地主任王朝晖介绍,全科医生多在基层医疗机构执业,为居民看小病、常见病,并做好防病的服务。
协和医院副院长孔维佳指出,两者的培养模式不一样。我国专科医生的培养模式是临床医学本科教育,经过住院医师培训后,成为普通专科医生。
全科医生制度要求,必须实行“5+3”的培养模式,即5年的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加上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最后通过资格考试,才能作为全科医生执业。
作为卫生部全科医生培训基地,武汉协和医院开始探索该学科的人才培养。明年,该院还将招收我国首届临床医学(全科)硕士。
华中科技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副院长季湘年表示,全科医生需要专门的学科培养模式,其培养过程比普通专科更加繁琐、严谨。
武汉市卫生局副局长李滔表示,全科医生不同于乡村医生,也不是过去的“赤脚医生”。他要了解的专业知识更综合,临床技能更全面。
居民质疑:全科未必全能
昨日上午,记者在协和医院门诊大厅遇到前来看病的许先生。他抱怨,很多医生不会看病,传统望闻问切难以见到,多数是寥寥几句、大笔一挥,开出数张检查单,医生都成了“医械”。大医院尚且有机器把关,而社区医院缺乏大型医疗设备,加上现在的病种如此之多,社区医生哪里应付得了。
据报道,近期一次针对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等7个城市居民的抽样调查显示,三成居民认为社区医生水平低,所以不愿意到社区医院看病。
昨日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班结业仪式上,江岸区丹水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陈妍坦言:在协和科室轮转期间,看到不少患者到大医院看小病,许多人都认为全科医生就是水平不行的医生,是“万金油”医生。
做居民健康“守门人”
武汉60岁以上老年人约八成患有慢性病,慢性病已成为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疾病。这是武汉疾控中心公布的最新社区老人抽样调查结果。该中心慢性病防治所所长龚洁介绍,管理不到位、救治能力有限是导致慢性病死亡率高的原因之一。
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全科医生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慢性病管理和健康管理。随着居民疾病谱的变化,其工作重心已从过去的“治”转向“防”,这也是医学模式的变革。
武汉首个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班上,协和医院特地安排了《医患沟通》、《健康教育》、《慢性病预防与管理》、《以预防为导向的全科医疗服务》等课程,引导社区医生更加注重医患沟通、团队合作、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卫生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多项政策激发“全能”
今年,我省首届中法全科医师培训班上,法国专家介绍,法国医学生毕业后,由于收入相当,到大医院当专科医生和在小诊所当全科医生的各占一半。
和法国不同,我国专科医生和全科医生收入、地位悬殊,优秀医学人才更多涌入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留不住人。
为此,武汉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绩效工资改革。该市卫生局副局长李滔介绍,每个全科医生人均年收入可达5万元。
与此同时,该市还为全科医生提供到大医院学习培训机会,并对全科医生在职称评定、各种奖励上给予倾斜。汉阳区第五医院与托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合作,五医院派专家到社区坐诊,社区医生到五医院科室轮转,及时更新临床技能。(湖北日报讯 记者 江 卉)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