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31 14:29:00 我要评论
黄小希 来源: 新华网这是科考队员向海中布放浮游垂直拖网用于采集海水中的浮游动物样本。新华社记者 黄小希
新华网“雪龙”号12月31日电(记者黄小希)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于北京时间31日凌晨在南极半岛海域南纬60度55分、西经44度42分位置,启动了包括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生态等多个学科的大洋综合考察。
此次综合考察区域涵盖西经44度至西经66度之间的南极半岛北部和西北部陆架及陆坡。该区域内共布设5个考察断面、40个重点作业站点,平均每个断面上布设8个作业站点。
“这次多学科大洋综合考察,是中国历次大洋考察中站点数最多的一次”,本次南极科考大洋队队长矫玉田介绍说,一些综合考察项目将同时在“雪龙”号科考船的中部甲板和后甲板进行。在中部甲板上将主要开展海水温度、盐度、流速测量和水样采集等物理海洋调查,通过生物垂直拖网作业采集浮游动植物样本。后甲板主要开展浮游动物深水分层拖网、底栖拖网、磷虾拖网、柱状取样、多管取样等作业,分别用于采集不同水层动物、底栖生物、磷虾、海底淤泥和海底悬浮水样等样本。
此次综合考察还将使用海洋磁力仪和海洋重力仪,在南极半岛海域分别进行海洋地磁调查和海洋重力调查,为研究南极大陆及周边海域地质构造和演变提供依据。在海洋地磁调查中,科研人员计划在南极半岛北缘海域2万余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布设11条测线,测线总长约1400公里。
南极半岛是南极大陆最大、向北伸入海洋最远的大半岛。之所以选择南极半岛海域作为考察对象,是因为这一区域的气候相对温暖,同时也是南极范围内近百年来气候、环境变化显著的地区。此外,南极半岛的无冰区面积较大,陆架和陆坡较为宽广,相对适于开展较大规模的海洋综合考察。
据科考队专家介绍,作为中国“十二五”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专项实施以来的试点航次,第28次南极科考中的多学科大洋综合考察旨在系统掌握考察区域的海洋水文、海洋气象、海洋声学、海冰、海洋沉积及古环境古气候记录、地球物理场与地质构造、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等环境基本信息和第一手资料,全面认识南极周边海洋环境、气候特征及其演变规律,深入了解南极海洋、冰雪和大气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对全球和中国气候的影响。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