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李明博下周将访华 韩巩固与中国关系想法很迫切

2012-01-08 09:06:00     作者: 张蕾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李明博 访华 中方愿 态度 中韩关系
[提要] 李明博在贺电中表示,韩方愿在韩中建交20年关系发展的成果基础上,同中方共同开创韩中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据悉,对朝鲜一贯态度强硬的李明博政府,把履行前任政府在“阳光政策”下发表的《6·15共同宣言》和《10·4宣言》也列入了韩朝协商的议题之中,向朝鲜方面释放了善意。

  今年是中韩建交20周年。受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韩国总统李明博将于本月9日至11日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预计,两国首脑将就进一步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签订中韩两国自贸协定等问题交换意见。

  中韩关系总体良好经济合作成效显著

  今年元旦,胡锦涛和李明博曾互致新年贺电,共同宣布启动“中韩友好交流年”。

  胡锦涛在贺电中积极评价了中韩关系,表示中方愿同韩方一道,以中韩建交20周年为契机,通过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深化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推动中韩关系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李明博在贺电中表示,韩方愿在韩中建交20年关系发展的成果基础上,同中方共同开创韩中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韩两国在经济上关系密切,1992年两国建交时的贸易额是50亿美元,韩国知识经济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中韩贸易总额达到2139.2亿美元,占韩国全年贸易总额的19.77%。其中,韩国对华出口1298.1亿美元,占韩国出口总额的24.2%;韩国自华进口841.1亿美元,占韩国进口总额的16.6%。韩国对华贸易顺差457.0亿美元。自2004年中国超越美国和日本成为韩国的最大贸易对象国以来,2011年继续保持了这一位置。

  维护半岛和平稳定是“最重要目标”

  韩国媒体普遍认为,韩中两国是与朝鲜关系最密切的国家,金正日去世后两国首脑的首次会面,将重点讨论朝鲜半岛的局势发展问题。韩国希望在维护半岛和平稳定方面与中国加强合作。

  李明博2日在发表全国电视直播的新年国政演说中说,韩方现阶段“最重要目标”是实现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同朝鲜改善关系的“机遇之窗始终敞开”。韩国统一部发言人说,为实现这一目标,希望有机会同朝方对话和合作。

  分管对朝事务的韩国统一部长官柳佑益2日也表示,政府不会轻易打消对发展南北关系的期待,将继续推进“灵活”的对朝政策,同时继续观察朝方“态度”。柳佑益重申,“对朝鲜的‘对话之窗’仍然敞开。韩朝之间只要能构筑对话渠道,无论什么议题都可以讨论。天安舰和延坪岛事件不是会谈的前提,而是双方能够讨论的核心议题。”此前韩国政府一直强调,只有朝方表现出诚意,对天安舰事件和延坪岛事件做出道歉,韩朝之间才可能举行直接对话。但此次韩国统一部长明确表示,这两个重大事件虽然是韩朝对话的重要议题,但已不再是重启对话的前提条件了。

  据悉,对朝鲜一贯态度强硬的李明博政府,把履行前任政府在“阳光政策”下发表的《6·15共同宣言》和《10·4宣言》也列入了韩朝协商的议题之中,向朝鲜方面释放了善意。

  朝鲜国防委员会2011年12月30日发表的声明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后,李明博政府不顾同一民族的情谊,以“区别对待领导人和居民”等理由阻挡韩方人士赴朝吊唁,朝鲜将永远不再同李明博政府打交道。

  有专家分析,朝鲜目前的重要任务是维护政权的平稳过渡,这需要一段时间。他们在用词上也只是提到不与即将到期的李明博政府打交道,因此,六方会谈重开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寻求安全与经济合作“双保险”

  此次访华,将是李明博2007年12月当选韩国总统以来的第六次访华,也是其2008年5月以来第二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有专家分析称,今年是李明博此届总统任期的最后一年,除半岛安全问题需要与中国合作外,去年12月发生的韩国海警遇刺事件使韩国国内反华情绪高涨,成立中韩政府间协议机构定期对“非法捕捞”问题进行讨论,也迫在眉睫。

  此外,美国1月5日发布了最新国防战略计划,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首次裁减陆军兵力。有媒体分析认为,美国此举,事实上放弃了在中东和朝鲜半岛地区“同时参与并打赢两场战争”的战略。《韩美联合作战计划5027》中规定的战时向韩国增援69万兵力,实际上已无可能。此举使得“在安全上依赖美国、经济上亲近中国”的韩国,至少先在心理上缺乏了安全感。恰逢中韩建交20周年这一良好契机,韩国巩固与中国关系的想法更为迫切。

  本报北京1月6日电 记者 张蕾

陶云江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