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25 22:07:00 我要评论
来源: 新华网新华网西安1月25日电(记者刘彤、强力静、李华) “你走出苗圃栽入山地,各种气象灾害你都经历。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五年……你由一颗小苗慢慢长起,如今你覆盖了裸露的黄土地。光秃的山梁你给披上了绿衣,连粗粮也吃不起的农民,你让吃上了白面大米……”这是春节期间,记者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采访时,柳林镇党委书记王文忠读到的自己所作长诗《苹果树赞》中的一段。
如今,经过30多年的发展,位于延安南大门的柳林镇,已经成为陕西山地苹果第一镇。全镇53个行政村、2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49个村的农民依靠种植山地苹果走上了富裕的道路。2011年,柳林镇农民人均纯收入9520元,其中,依靠种植苹果、家庭年收入超过20万元的,就有10多户。
隆冬的陕北大地,寒风萧萧。在柳林镇新茂台村农民张德仁的果园中,有着“苹果书记”之称的王文忠,与记者谈起了自己30多年的“苹果致富经”。
“我1983年到柳林工作,那时的农民,穿的是破袄,吃的是粗粮。咋样才能让陕北农民改变几千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方式,走上富裕的道路,开始成为我天天都要考虑的问题。”王文忠说。
一边查看果树树枝,一边与记者交谈的王文忠说,延安地处黄土高原,海拔高、光照足、温差大、土层厚,是世界上山地苹果的最佳优生区。“上世纪80年代开始,柳林开始了山地苹果的零星种植,但是上山种粮、刀耕火种仍然是农民改不了的生产方式。苹果怎么种、种什么、如何管,一直是干部、农民都苦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柳林镇开始了大规模山地苹果种植,从此也开始了王文忠“苹果书记”的旅程。“可以说,柳林每个村庄的果树,是什么品种,什么时候栽植的,产量有多高,我都非常熟悉。”王文忠说,“看不准不动手,看准了就下手,干不成不松手,是老区干部群众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的真实反映。春季是果树的开花季节。也往往是低温冻害最为集中的发生时期。处理不好,会影响果树一年的产量。从柳林集中栽植果树的那年起,全镇干部晚上10时以后就都不能睡觉,乡镇干部亲自带人在各村‘督战’,半个小时查看一次挂在果园里的温度计,一旦降到零摄氏度以下,高音喇叭就会立即响起,动员全体人员上山点火。这才有了柳林苹果产量、效益的连年增长。30年了,柳林的山地苹果戏唱得特别长,也特别难。”回忆起柳林山地苹果的发展,王文忠感慨地说。
柳林镇后孔家沟村农民王玉富说,王书记对果树比对自家娃娃都上心,从他23岁到柳林工作,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柳林的山地苹果事业。
对于未来柳林山地苹果的发展,王文忠说,目前柳林的山地苹果已经进入了盛果期,现在果农的亩均纯收入已经在1万元以上,苹果树成为柳林农民稳定的收入来源。“如今,山地苹果已是农民最好的就业岗位、农民共同富裕的最好项目和农村最大的民生工程。苹果树已经成为柳林农民的脱贫树、致富树、小康树和幸福树。”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