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31 16:49:00 我要评论
桑彤 来源: 新华网基金遭遇史上第二大年度亏损 投资弃“成长”捡“蓝筹”
新华网上海1月31日电(记者 桑彤)随着2011年基金四季报全部公布完毕,史上第二大年度亏损的事实再度打击着投资者信心。尽管年末基金改变投资侧重,关注焦点从高估值成长股转换为低估值蓝筹股,但依然无法躲避巨亏的噩梦。
展望2012年,多数基金认为在经济增速放缓,政策难有大放松的情况下,股市难以出现大牛市行情。蓝筹股有望率先走出反弹行情,而中小板将在2012年继续“挤泡沫”。
全年亏损逾5000亿元
受股市下跌影响,2011年四季度各类型基金合计亏损1235.28亿元,全年累计亏损超过5000亿元,成为2008年之后表现最为惨淡的一年。
由于四季度股市继续杀跌,而债市有所好转,偏股型基金无疑成为最大的“输家”,相对而言债券型基金则翻身盈利。
据天相投顾统计数据显示,四季度股票型基金亏损940.17亿元,混合型基金亏损391.70元,两者合计亏损1331.87亿元;债券型基金则实现利润50.13亿元,成为四季度盈利最多的一类基金。
不仅债券型基金,其余类型基金均获得一定收益。其中,受益于资金利率提高,货币型基金四季度盈利20.53亿元,保本型基金盈利7.57亿元。此外,海外市场的阶段性回暖也让QDII基金获得喘息的机会,QDII基金在四季度实现了18.37亿元。
事实上,四季度偏股型基金并未因为股市下跌继续减仓操作,总体仓位不降反升。据天相投顾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包括股票型、混合型和封闭式基金在内的458只可比的偏股基金整体仓位达到78.46%,环比上升0.28个百分点,考虑到去年四季度沪深300指数大跌逾9%,基金逆势加仓动作明显。
其中,封闭式基金平均仓位为72.97%,环比上升1.67个百分点,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高达83.30%,环比上升0.50个百分点,开放式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为75.15%,环比下降0.17个百分点。
从基金的操作动向不难看出,基金经理的心态较2011年相对乐观,不少基金增持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寄望提前布局龙年反弹行情。
金融消费板块重获青睐
观察基金四季报不难发现,基金投资侧重从关注高估值成长股转换为低估值蓝筹股,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板块和以酒类为代表的消费板块重获基金青睐。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基金前十大重仓以低估值的银行和稳定收益的消费为主,其中酒类股占据基金持股榜首位。
截至去年12月31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贵州茅台、招商银行、五粮液、伊利股份、民生银行、国电南瑞、中国平安、泸州老窖、兴业银行、格力电器。以白酒为代表的4只消费股和以银行为代表的4只金融股占据着重要位置。
在增减持方面,基金在2011年四季度再度大规模增仓金融保险行业,对食品饮料、房地产、公用事业、社会服务业的增持比例也较高。其中,招商银行、贵州茅台和伊利股份成为基金四季度增持幅度最大的三只个股,分别获增39亿元、31亿元、29亿元。
与此同时,受到社会总投资影响较大的金属非金属、石油化工、采掘等强周期行业则成为基金重点减持对象。其中,海螺水泥、潞安环能和五粮液是基金四季度减持幅度最大的三只个股,持股市值分别较三季度减少38亿元、36亿元和33亿元。
在行业配置方面,瑞银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李预计,上半年可持续增长的消费类股票最晚在二季度才会显现出估值溢价。先周期的汽车、地产、没有库存问题干扰的重卡和水泥,或许能够在上半年反弹中有所表现。
蓝筹反弹中小盘“挤泡沫”
在多数基金公司看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仍在的情况下,政策不会出现大的放松,股票市场难以出现大牛市。然而,随着信贷转好、资金面缓解以及经济周期的推移,低估值蓝筹股可能走出反弹行情,高估值的中小板仍将在2012年继续“挤泡沫”。
东方龙基金经理于鑫展望2012年一季度称:中国经济的增速正步入底部区域,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的增速将进一步下滑,消费增速相对保持稳定。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经济结构趋于平衡。虽然市场跌幅较大,估值较低,政策放松也可以期待,但投资者信心不足对市场的走势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预计一季度末,当经济数据企稳后,可能会激发投资者重新做多。
华夏回报基金经理胡建平则认为,由于股价已经对周期下行有所反映,因此股市会随着经济见底而重新获得向上的动力,代表未来更加均衡发展、更加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和公司会脱颖而出。
然而,随着中小板和创业板大量新股上市,以及解禁压力的到来,原来一直居高不下的中小市值股票的估值出现泡沫崩溃迹象。
长城基金也认为,2012年仍将是“挤泡沫”的一年,市场的结构分化将持续,代表低估值蓝筹股的沪深300指数,极有可能获得一定幅度的绝对收益;与此对应的是,代表中小股票的中证500指数,中小板指数,创业板指数等估值泡沫极大的指数,仍有较大的下跌空间。
作者:桑彤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