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05 16:04:00 我要评论
张一辰 来源: 中国新闻网作为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秦岭横贯中部,全长约1500公里,地质结构复杂,属于修建铁路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在秦岭深处,活跃着一批钢轨探伤工,常年奔走于铁路沿线,为列车安全排除隐患。中新社记者连日跟踪采访,记录其不为人知的工作、生活片段。
清晨,伴随着火车的轰鸣声,杨卓奇与他的7名组员已推着探伤小车走上冰冷的钢轨;中午,在线路旁吃点干粮、喝口冷水后,继续工作至傍晚才进入工区休息。这就是在东秦岭深处宁西线的钢轨探伤工普通的一天。
由于受列车的碾压和金属热胀冷缩的变化,钢轨经常会产生一些病害,甚至发生断轨。因此,探伤工要采用超声波钢轨探伤仪和手工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定期给钢轨进行“体检”。
43岁的杨卓奇,从事钢轨探伤工已22年,身为探伤工区的工长,他每天要带领至少7名组员推行仪器步行10-12公里对钢轨进行检查。他说,山区昼夜温差较大,钢轨的内部发生裂纹或核伤的几率更大,在使用探测仪检查时对探伤工的体力、脑力及眼力都是极大考验。
杨卓奇指着钢轨探伤仪对记者说,冬季给仪器里加水通常会导致结冰而无法正常运转,故以酒代水成为一剂“良方”,不过该仪器 “酒量”不小,12瓶“二锅头”需要一次性添加,在钢轨上推行时,为了避开来往的火车,这个重达40公斤的“家伙”每天要被探伤工上下抬起30余次。
杨卓奇上有80岁的父母,下有读高中的女儿,妻子因事故造成8级残废,但他常年在外工作无暇顾及,每谈及此,杨卓奇称,父母、妻子、女儿是支撑他工作的动力,让家人生活得好一点,也是他最朴素的愿望。
中午,守着铁路,冰凉的馒头和咸菜就是匆匆一餐。杨卓奇告诉记者,由于吃冷食居多且吃饭时间不规律,胃病在探伤工中成为普遍现象。
据统计,自元月8日春运开始以来,杨卓奇所在的班组共探伤线路320公里,道岔315组,发现损伤钢轨等安全隐患25处,并及时进行处置,保证了旅客列车运行安全。
踏遍秦岭铁路沿线每一寸土地,在车轮与铁轨的碰撞声中,钢轨探伤工就这样默默奉献着。(完)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