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0 10:01:00 我要评论
黄英男 来源: 京华时报本报讯(记者黄英男)2月18日,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发布2011年度公民社会十大事件,其中广东乌坎事件以45票全票通过位列榜首,郭美美风波、中非希望工程引发争议等四件涉及公益领域事件位列其中。
郭美美风波专家呼吁找出问题答案
从2009年起,北大公民社会研究中心每年都组织专家评选年度中国公民社会十大事件,内容涵盖公益慈善、公共事件(包括公共灾难)、公民事件(包括公民灾难)和公共政策四大领域。而随着汶川地震后,中国公众对公益慈善事件的参与和关注度加大,中国公益事业也逐渐进入现代式发展,加之公益领域事件频发,每年十大事件中都有30%左右比重的公益事件入选。
从历次年度公民社会十大事件评选结果来看,从2009年的“5·12地震捐资去向”到“《慈善法》进入立法程序”;从2010年的“玉树地震善款被要求‘汇缴"到“曹德旺‘对赌协议’成就慈善问责第一单”。每年上榜的公益慈善事件既包含了对行业不良现状的揭示,也有对公益创新和制度进步的激赏。
在本届年度事件评选过程中,广东乌坎事件以45票全票通过位列榜首,其次则为“郭美美事件风波”;同时入选十大事件名单的公益事件还有:位列第4位的“免费午餐”,被称之为民间社会设置公共议程的典范;位列第9位的“中非希望工程事件”,专家评价此事件引发中国NGO国际化争议,民间辩论展现出了社会转型内外压力。此外,对民间公益组织发展标志着重大利好消息的“广东省出台社会组织培育和管理方案”在此次评选中位列第7位,此举措将为诸多存活在民间的公益组织提供政策上的便利和发展空间。
“如果说2008年被历史标定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启动元年,那么2011年就是中国公民社会的建设元年。”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杨团指出,中国公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公民热忱和个体的权利自觉,通过公益慈善、公共事件、公民事件、公共政策四个领域,认真积极地投入到社会建设中去。
对于名列第二位的郭美美事件,专家评价为:“郭美美”的个人际遇触动公益进化论之大命题,引爆慈善领域的官民矛盾,质疑掀动社会大辩论,推动慈善公益从边缘进入公共生活的中心,预示着社会的成长。红会尝试商业操作,固然有其苦心,如何以专业运作卸除官办色彩?如何借自身进步不负大众信托?问题昭然若揭,答案不能悬而不决。
中非希望工程与企业合作需做尽职调查
在此次评选的候选事件中,未能最终入选的“全球基金冻结对华资助”与“中非希望工程”两件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全球基金冻结对华资助”的原因之一即是因为中国已被定义为“中等以上收入国家”,这标志着中国自身实力的强大,因此无法再申请2013年以后全球基金项目;而后一件事,则是崛起的中国走出国门在其他一些贫困国家开展公益项目。
中非希望工程究竟问题何在?在中国自身基础教育尚存诸多艰难的同时,中非希望工程的存在是否符合事宜?这仍是当下许多人争论的焦点。当天与会专家就此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窦瑞刚当天表示:对于中非希望工程,公众质疑的症结是青基会用希望工程这个在中国有几十年巨大声誉的大品牌为一个没有完全搞清楚的企业背书,基金会的品牌是最重要的价值所在,基金会如果与企业合作就是两个品牌的彼此背书,所以,基金会应该在合作之前对商业合作伙伴启动必要的尽职调查,避免因为企业的问题出现对公益组织和公益项目的伤害。
对应此种质疑的回答是:去年底,24家基金会率先加入《公益与商业合作九大行为准则》自律行动,行为准则的第三条内容是:公益组织与商业组织建立伙伴关系之前,应对商业合作伙伴启动必要的尽职调查,以避免商业合作对公益组织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而对于中非希望工程项目在当下的中国是否有其实施的必要性,专家则表达了肯定的意见。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金锦萍表示:一方面,非洲的教育状况的确非常堪忧,很多小学没有校舍、不通路、不通车,有需要救助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对中国企业来讲,进入非洲从事公益事业,这首先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同时也便于和当地社区之间形成友好的关系。北京大学法学院在“中非希望工程”事件受到社会质疑后,对项目进行了独立的第三方评估,评估结果显示:目标以及实施符合青基会和希望工程的宗旨和使命,与目标群体的需求一致;项目资金的筹集和管理使用等方面符合法律法规、基金会章程的规定和双方捐赠协议的约定。
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曾在致辞中说:“今天,每个人都知道世界上贫富之间的鸿沟,都知道这道鸿沟使一穷二白的人付出多大的代价。他们与我们一样,应当享有人的尊严、基本自由、安全、食物和教育。这代价不只由他们承担,我们所有人都要承担。”
“我们总是说是不是等中国所有的问题解决了,我们才走出国门?还是说我们本身就认为所有人类的苦难本身就是一体的?”金锦萍最后问道。
2011公民社会十大事件榜单
乌坎事件彰显基层治理困境,官民对话协商化解冲突
专家点评:在矛盾激化后,由于政府积极介入和信息公开,建立了有效的对话协商机制,将社会维稳与民众维权统一起来,成功化解社会矛盾,避免了行政力简单化处置的倾向。该事件对矛盾凸显期的中国社会、政治结构带来深层次影响,也为政府部门的科学判断和冲突管理提供了成功样本。
“郭美美”风波考问红会,引发官民慈善大讨论
专家点评:“郭美美”的个人际遇触动公益进化论之大命题。“郭美美”引爆慈善领域的官民矛盾,质疑掀动社会大辩论,推动慈善公益从边缘进入公共生活的中心,预示着社会的成长。红会尝试商业操作,固然有其苦心,如何以专业运作卸除官办色彩?如何借自身进步不负大众信托?问题昭然若揭,答案不能悬而不决。
温州动车事件
专家点评:温州动车事件中的民间表现,既显示出社会对于生命的敬重与悲悯,更彰显问责政府的权利觉醒。借助网络平台传达理性诉求,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免费午餐:民间社会设置公共议程的典范
专家点评:免费午餐由网络动议最终得到政府呼应,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计划得以全面启动。其价值不仅在于利用网络为动员和行动的工具,开启社会公益新模式;更重要的价值则在于,在公共议程长期由政府全面主导的历史传统下,公共议程首次由民间引导,社会发酵而得到政府的良性互动实属罕见。这固然显示出政府顺应民意的开明,更显示了中国民间社会的日益理性成熟。
PM2.5检测纳入国家标准,公民行动争取环境权
专家点评:大众相互动员,不迷信权威,焦点始终执着于修订法规以接纳民意。同时,政府修正立场,承认大众立场的合法性,在修法中及时响应,权利主张与权力协调诚实配套。
小悦悦事件,叩问公民道德困境
专家点评:2011年,对道德沦丧的批判及对社会良知的呼唤再不会比这更强烈了,但当普遍性的反思都在谴责社会而不求诸己心时,“公民”又何在?唯一介草民陈贤妹的朴素一抱,成就了中国良心的最后救赎。
广东省出台社会组织培育和管理方案,民间组织发展迎春盼夏
专家点评:社会稳定,要靠培育和管理两条腿走路。广东省此举为民间组织的独立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也为反思政府职能定位带来契机。
甘肃悲剧影响公共决策,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公布
专家点评:校车悲剧及引发的讨论,集中体现了对公共安全的公众焦虑。从事故追责、体制问责到公民捐献校车争议的多个方面,公众在此次危机事件中的发言最终影响了公共政策。
“中非希望工程”引发中国NGO国际化争议,民间辩论展现社会转型内外压力
专家点评:公益的目的之一在于尽最大力量帮助弱势群体,实现公共利益,此一宗旨无分国族内外。但现实中的公益运作,往往有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与企业等多重角色参与其中,权责不明、问责困难,也说明中国社会组织与政府组织的职能规范化亟待解决。现代公益的理念价值可以申述阐明,民间舆论的内在诉求也自有逻辑。如何在援外与安内之间找到更为恰适的路线步骤图,考验的是我们时代公益人的公民智慧和努力。
“社会管理”进入国家话语,社会管理创新进程全面启动
专家点评:从“治安”到“管理”,两个字的改变,显示了国家层面在社会管理方面的政策变化,也意味着中央直面在社会管理方面的新情况,是中共治理思维的创新。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