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7 07:33:00 我要评论
李建平 来源: 经济参考报在黑龙江省密山市穆棱河泄洪区内,有上万亩十几年前毁草开垦的耕地。如今这些土地因连年耕种,喷施农药造成泄洪区内环境惨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农民种植高秆农作物给防汛抗洪造成隐患。对此,地方政府以征收“草原费”的形式进行管理。
相关管理部门表示,泄洪区内土地无论是草原、湿地、滩涂都不应该耕种。要在限定时间内尽快实现退耕,资金问题亟待到位。
昔日万亩湿地变成农民“自留地”
密山市地处三江平原东部的穆棱河中下游地区,属乌苏里江水系。由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几次大洪水,政府在穆棱河两岸筑起防洪堤,使原来穆棱河草原湿地变成了穆棱河泄洪区。而上世纪90年代,当地农民不断在泄洪区内开垦草地,使这里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记者调查了解,穆棱河泄洪区内耕地给当地抗洪防汛工作也造成一定隐患。据密山市水利部门介绍,泄洪区内毁草种地会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种植高秆作物更会影响到行洪,一旦洪水造成大堤溃坝,后果不堪设想。
据当地村民介绍,从前这里水草茂盛、野生动物和各种禽类和鱼类较多,而最近十几年当地村民无休止地开荒种地,喷施农药,狩猎、捕鱼等,使这里的动植物已濒临灭绝,当地自然草原生态环境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记者站在密山镇穆棱河大堤向堤南远眺,根本看不出一丝草原湿地的影子,映入眼帘的只有成片的耕地和一道道车辙,大风刮过,卷起漫天沙土……
当地农民马大文对记者说,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草原时,他就在这里开了50多亩地,现在一年靠在这里种地能收入4万多元钱。随着粮价上涨,这里耕地变得非常紧俏,村民都抢着种地。而最近几年,政府开始对这里征收“草原费”,老百姓对此意见很大。
今年67岁的杨明禄是密山市密山镇三合村耕地最多的村民,在泄洪区内拥有约500亩耕地。据杨明禄等人介绍,政府对泄洪区内耕地征费有10年左右时间,每到秋收时就有草原管理站和派出所的人到田间收费,如果不缴费就不让收庄稼,第二年草原站就会把耕地承包给别人。
“这地是我当年辛辛苦苦开出来的,种自己的地凭什么向政府交钱,我当年破坏草原时政府不管,现在看我种粮赚钱了,却要来收费了。”杨明禄对于政府每年征收“草原费”满腹牢骚。
政府以征费代管理实属无奈之举?
据知情人士介绍,上世纪90年代,为了追求粮食产量,加之环保意识不强,政府对于毁草种地的问题并不重视,因此出现了大量毁草种地的现象。如今在密山市还有数万亩毁草开垦的耕地,目前政府是以征收“草原费”的形式进行管理。
那么当地政府收取“草原费”是否存在以罚代管的嫌疑呢?密山市草原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道出了其中原委。
密山市密山镇草原管理站收费员时述恩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村民口中的“草原费”实际上是他们按照密山市政府的要求对辖区内草原征收的草原承包费,征费标准是参照全省其他市县草原承包费标准制订的,为每年每亩90元钱。随后他向记者出示了一份密山市畜牧局下发的“关于草原承包费收缴工作”的文件。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