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郭静 张洪波 3月3日发自北京
去年发生在佛山的“小悦悦事件”,引起了全民关于道德的大讨论,而乌侃事件接踵而至,致使正在创建“幸福广东”的广东省,一时之间成为全国舆论的焦点。
此次全国两会,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注定再度成为媒体聚焦的热点人物。然而一直面对媒体以开放著称的汪洋此次回应虽然简单,但却同样引发了人们对“幸福”的再思考。
媒体聚焦—— “先问‘小悦悦事件’”
3月3日上午,首都大酒店,全国人大广东团住地聚拢了不少媒体记者。
“想堵哪个代表?”“汪洋。”“问啥?”“先问小悦悦事件吧。”“哦,我也这么想的。有机会再问乌侃事件。”……七嘴八舌讨论后,记者发现大家的意见惊人一致,都是想在“堵着”汪洋时,率先问问“小悦悦事件”带给他的思考。
然而,在找到广东代表团联络组后,得知汪洋出去了,不在住地。失望之余,记者继续留守,期待汪洋能够突然出现。
机会来了!10时左右,代表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要前来看望广东团代表,汪洋陪同。
果然,在半个小时之后,汪洋陪同张德江从代表房间走出,在媒体镁光灯下,一路谈笑风生来到一楼大厅。在张德江与几位女代表握手时,他开玩笑道:“看我们广东的女代表精神面貌多好,都是美女代表,这可不是整出来的,是原装的啊。”现场笑声一片。
汪洋回应—— 这体现了学雷锋的与时俱进
挥手送走张德江之后,汪洋兴致颇高地边往酒店走,边跟随从人员说安排明天版面的问题,“报道肯定很好。”
抓住机会,记者开口喊道“汪书记,能谈一下‘小悦悦事件’后您的思考吗?”话未说完,旁边一名随从人员迅速抓住记者胳膊说,不能提问。但有记者已经冲上前面,继续提问“在‘小悦悦事件’之后,如何看待新时代环境下的学雷锋?”
看记者被随从人员拦住,汪洋停下脚步,看着记者说:“既然大家问了,我就说几句吧。”
“这既发扬了我们的光荣传统,又能针对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体现了学雷锋的与时俱进,比如说对之前发生的‘小悦悦事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寥寥数语后,汪洋说:“这样行了吧,让你们有料。”然后便不等记者开口再问,在随从人员簇拥下匆匆离开。
因为问题回答得意犹未尽,记者继续守候。然而在下午3点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建团会议上,记者发现汪洋原先摆有的席签在开会之前被工作人员取走了。“他不来参加会议了。”该代表团的工作人员称,“有别的事儿。”
幸福靠什么——“小悦悦事件”之后的汪洋
尽管回应得极为简短,但这不是汪洋第一次回应“小悦悦事件”。
在小悦悦去世之后,2011年10月20日的广东省委常委会上,汪洋呼吁,要认真反思出现“小悦悦事件”悲剧的根源,要用“良知的尖刀”来解剖自身的丑陋,要忍着揭开疮疤刮骨疗伤的疼痛,唤起全社会的警醒和行动。
据参加会议报道的一位南方传媒集团的记者透露,当时汪洋一反诙谐幽默的风格,表情严峻,用语也很尖锐。
此后,媒体称,对“小悦悦事件”承担领导责任,是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的一种表态及交代。在深圳富士康发生连环跳楼事件之后,汪洋2011年1月提出要建设“幸福广东”的口号。但是“小悦悦事件”凸显的社会冷漠,让“幸福广东”的口号有些尴尬。
“我认为幸福指数的提升,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跟GDP、收入有关系,但不是绝对关系,所以这是综合的体现,也是相对的体现。”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发改委副主任鲁修禄说。
“学雷锋与时俱进,希望能避免小悦悦的悲剧。”现场一位广东媒体记者说,现在广东省正在选“广东好人”,并且设立了好人基金帮助好人解困。“小悦悦事件不是偶然发生的,这反映出的是经济迅速发展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即幸福到底靠什么衡量。还会有人问汪洋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