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29 10:22:00 我要评论
张中江 来源: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3月29日电(记者 张中江) 京味儿作家崔岱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球迷们所喊的“京骂”并不是老北京传统文化,“北京人数落人讲究的是一个脏字都没有”。他同时表示,球场需要净化,不要“以耻为荣”。
五棵松严防“京骂” 球迷戏谑“换苏伟”
似乎没有一场篮球比赛,动用过如此多的手段来遏制球迷的集体粗口。28日晚的北京五棵松篮球馆,现场循环播放的劝导录像,数量堪比奥运的志愿者,以及升级的安保人员,都是一个目的避免“京骂”。此前篮协曾表示,若北京赛区像CBA总决赛第一场一样,再次出现大面积“京骂”,将考虑更换北京队的主场。
种种措施下,昨夜的北京球迷,真的没有用“京骂”招呼对手,取而代之的是“上腿”和“换苏伟”。广东队的这位七尺长人,阴差阳错成了北京净化赛场的“救星”。最终北京队在一个没有“京骂”的夜晚,获得了球队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总决赛第三场胜利,距离冠军仅一步之遥。
然而五棵松还有一个主场,球迷会不会在不用担心失去主场的情况下“故态复萌”?有人表示了担心。在今后北京的赛场上,能不能真正杜绝大面积“京骂”?恐怕很多人心里也没谱。
事实上,赛场边的球迷不文明行为,不仅仅北京有,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都有。北京因为首都的关系更受瞩目,直截了当的“京骂”甚至被人视为第二“国骂”。当年鲁迅先生曾评论的“他妈的”,似乎已渐渐被人遗忘,倒是不常在球场听到。
球迷粗口,作为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已经被很多人谈过。也有观点认为,球场上的脏话,很难说就是为了骂人,只是一种集体的情绪宣泄。篮协针对“京骂”的规定出台后,反对的声音也不少。篮坛名宿马健就认为,“京骂”是北京的一种地方特色,各地球迷骂得也不一样。北京社会科学院体育社会学专家金汕也表示, “一场如此激烈的比赛,球迷用全部热情支持自己的球队,是很正常的事。”
“京骂”从何时而起,能不能算北京的一种传统市井文化?深谙老北京传统文化的京味儿作家崔岱远,对此并不认同。
崔岱远:“京骂”不算传统文化 北京人数落人讲究不带脏字
崔岱远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真正北京人数落人,会非常难听,但讲究的是一个脏字都没有”。比如说“你奶奶正夸你呢,你快回家去”,意思是“你是一好孙子”。再比如“你怎么嘴里叼一袜子”,意思是“你嘴太脏、太臭”。
他说,包括老舍等大家描写北京底层民众生活的作品里,即便是写地痞流氓,也并没有今天所谓的“京骂”这种字眼。
现在的“京骂”是何时产生的?崔岱远认为,是“文革”之后,一些没有文化的人来到北京,想宣泄心中的情绪,才采用了这种表达方式。北京人表达类似的情绪和行为,会用非常婉转、一个脏字都没有的方式。
他还说,有一些过去很文雅的词,现在人误以为是骂人的话,比如“扯谈”被说成“扯蛋”。事实上,老北京人忌讳说“蛋”,鸡蛋炒肉要叫“木犀肉”,鸡蛋汤要叫“甩果汤”。这是因为过去皇宫里负责采买的是太监,忌讳“蛋”这个字眼。
如何杜绝“京骂”? 媒体人:靠处罚不能根治
谈到现在赛场球迷不文明的行为,崔岱远认为,应该净化球场,不要“以耻为荣”。
资深媒体人汪大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京骂”从根本上说,还是体育文化的缺失所致。文化缺失只能用文化培育来补救,不是用处罚的办法就能根治的。
另一位媒体人颜强也表示,良性开明的引导,才是管理赛场秩序的办法。
作者:张中江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