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本站搜索:

湛江万人因钢铁项目搬迁 村民称官员因拆迁被杀

2012-06-06 14:37:00     作者: 周超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村民;钢铁项目;广东海洋大学;拆迁安置;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安置房
[提要] 东简镇北园村的村民朱春发说起自己的遭遇,几度哽咽。叶小菊住了3年的临时安置房,每间只有12平方米 。“面对湛江700多万父老乡亲,面对东海岛上万搬迁村民,几年来压在心中的那块巨石终于放下了。

东海岛上有很多庆祝钢铁基地开工的标牌。

东简镇北园村的村民朱春发说起自己的遭遇,几度哽咽。

叶小菊住了3年的临时安置房,每间只有12平方米 。

  “面对湛江700多万父老乡亲,面对东海岛上万搬迁村民,几年来压在心中的那块巨石终于放下了。”湛江市市长王中丙在《湛江钢铁湛江梦》的开头这样写道。为了这个钢铁基地,湛江市前后投入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涉及搬迁的为 10个自然村落,1万多村民。这是湛江有史以来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拆迁安置。

  在项目获批的这一刻,700多万湛江市民什么感受,很难做出回答。但是,那些为大项目牺牲搬离故土的村民正在为自己以后的生计担忧,那些热爱这片土地的人们也在担心未来的环境问题。可以肯定的是,只有将人们担忧的问题一一解决时,分享湛江钢铁梦喜悦的才不仅仅是当政者。

  3年了还住临时安置房

  “领导一发话,鞭炮噼哩叭啦地响起来,6台挖掘机开进了村。”东简镇番昌村村民叶小菊(化名)还记得2009年3月湛江钢铁基地征地拆迁开工仪式的热闹场面。当时,一位领导还说,为钢铁基地征地拆迁工作出台了8个相关方案,充分考虑了村民利益和未来出路——60岁以上的村民享受养老保险;为村民留出15% 的自留地供未来发展;免费为16~45岁的村民进行就业培训。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2010年工作总结》中阐述了被征地搬迁村民过渡期内保障问题。一是生活保障,4年过渡期,搬迁村民每人每月300元生活补助、400元租房补贴。二是养老保障,搬迁村民全部参加了养老保险。三是医疗保障,地方财政为每人每年支付20元医疗保险费,将搬迁村民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体系。四是就业保障。为搬迁村庄的18~45岁劳动力提供免费培训,并推荐就业。

  “那个时候,我们都想着这个项目来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村里人还可以去钢铁厂上班,让我们过得更好。”叶小菊如今在拆迁临时安置房里已经住了3年。在三年之前,她也和许多其他村民一样,对这个项目充满了期待。但三年过去了,她的希望在一点点流逝。

  叶小菊所在的安置小区位于东海岛东简镇双溪小区对面。临时安置房都是整齐划一的二层楼。“每家只有12平方米的空间”,叶小菊边说边带记者参观。一进门就是卧室,为节省空间,摆了两张双层的单人床,叶小菊和老伴一人一张,上面一层放东西。再往里走,就是一间厨房。

  叶小菊以前在村里的房子也是二层楼,不过面积比这个要大得多。“有两百多平方米”,她告诉记者,以前他们一家八口人都住得开,“一家人住在一块,挺热闹的。”

  但在拆迁之后,两个儿子就和她分了家。她心里也非常不情愿,但是没有办法。“那个时候我们的安置房还没盖起来,只有临时安置房,但太小了,根本住不开那么多人。”她的两个儿子都在外边租房子住,但房租并不便宜,在东简镇上租房,每个月房租从500元到1000元不等。

  安置房建好之后,叶小菊家可以分得300平方米的住房。至于是否需要自己花钱买,她也拿不准。不过,村民永久性安置房于2010年4月底破土动工 ,目前还在施工中。

  记者注意到,在安置小区居住的几乎都是老人,因为当地没有人愿意把房子租给老人。“怕我们老人死在那里,晦气!”蕃昌村70岁的老人吴兰(化名)凑过来气愤地说。

  没地种也进不了工厂

  东简镇的居民们以前要靠养虾、种植香蕉 、捕鱼为生,日子还算富足 ,但动迁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叶小菊家原来有10亩香蕉,3亩田。10亩香蕉每年能给他们家带来10万元的收入。而3亩田,也能带来3000元左右的收入。“地里的活都是我们老两口干,儿子们上班。”叶小菊告诉记者,只靠他们老两口,家里收入就能过十万。“在我们村里,我们家只能算一般的,高的也有收入20多万的。”

  他们原本以为等钢铁项目来了之后,可以到里面去上班。可是,钢铁基地外围配套项目龙腾物流球团项目已于2009年投产,却从来没有从当地招过人。“也没听说谁参加过就业培训,他们都是内部招,多数都是外地人,当地有关系的才能进去。”叶小菊说。

  如今,叶小菊家只有一亩多的田地,种点水稻、花生之类的作物,每年收入不到2000元钱。除此之外,叶小菊一整天都没什么事。呆在临时安置房里的她也不像其他老人一样喜欢打牌九。就这么无聊地看电视,有时候甚至呆坐一天,这使得她无比怀念以前的日子。

  不住在临时安置房的拆迁村民,每个月可以领300元生活费和400元租房补贴,而住在临时安置房里的人则没有了租房补贴,每个月只能领300元生活费。

  失去了所有土地的吴兰已经没有了任何收入来源,只能靠这每月300元的生活费。每天吃完饭,就无所事事地呆着,等着一天天变老。“我们好苦的”,吴兰已经满布皱纹的脸上充满了无奈,“一罐液化气就要100元,一场小病就花几十块,每个人每月300元根本不够花的。我们只能吃一点便宜的青菜。”

  而她现在所担忧的是,当时的拆迁合同到明年就要过期了,到时候还有没有这每月的300元生活费还是未知数。

  守护最后一亩地

  东简镇北园村的朱春发从来没有想过自已会以这种方式离开自己的家园,更没有想到自己的村子会以这种方式而迅速消失。

  5月31日,记者走在北园村的土地上,到处都是房屋被拆之后的景象,只有当地的土地庙还静静地耸立在路边,与后面的荒凉形成鲜明的对比。

  不远处,中科炼化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北园村的土地很快也会成为中科炼化的工业用地。根据湛江市政府的规划,湛江钢铁基地将与中科炼化项目合作,通过产业链设计、公用工程、物料传输、环境保护四个方面的“一体化”,建立钢铁、石化基地共享的配套产业和循环经济园区。

  记者在海边见到54岁的北园村村民朱春发时,他正要去赶海。赶海,就是在海边捞一些海鲜。有些拿去卖,有些自己吃。在家里的两座房子都被拆掉之后,他自己搭了一处简易窝棚住。窝棚就搭在他原来的房子上,周围是倾倒的院墙和散落的砖瓦。

  像朱春发家这样的窝棚并不在少数。他们村许多无家可归的人都在这里搭了窝棚暂住。在窝棚外面,晃悠着几只鸡,窝棚上被写上了刺眼的一个“拆”字。住在窝棚里的朱春发,每天需要步行几里地到附近的村子里去挑水喝。由于没有电,他晚上天一黑就睡觉。

  据朱春发透露,他们家一共五口人,原来有两套房子,共五百多平方米,签了同意书后,他领到了60多万赔偿款。但这笔钱他并不敢动,要留着买房子,现在的房价让他很发愁。他们村一开始有56户没签名,“很多不签名的都被当地派出所带走了,其中还出现过一起命案,有政府官员被杀。”

  签了名,朱春发家每个月每人可以领700元,300元是生活费,剩下的400元是租房补贴。朱春发的媳妇带着三个孩子在镇上租了房子住,他留在这里看地。因为他现在还没被征用的1亩多地里种的地瓜还有二十多天就要收了,“我真怕他们这个时候来征地。”

  朱春发原来有三亩田地,种些地瓜、花生之类的,每年也能收入三千多元。但被征用了一亩多,还没有得到补偿。“其实不赔钱我也认了,我就怕他们把我剩下的地也征用了,我以后靠什么生活?而且,这边的海岸也很快就建起工程来了,我也没法去赶海了。以后怎么办?”谈到这些,他不禁哽咽 。

魏鹏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