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本站搜索:

广州一座天桥1200万计划 曝光后新投资额减半

2012-06-06 15:35:00     作者: 刘怀宇    来源: 南方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雨篷;项目投资额;人行天桥;天价;BRT;发改委;黑名单
[提要] 今年初,广州市发改委一份文件显示,广州近期拟新建的20座人行天桥平均投资接近1200万元,BRT沿线24座人行天桥增建雨篷每座要花500多万元。针对“天价”天桥的质疑,广州市建委称今年拟建天桥平均投资为500余万元,BRT沿线人行天桥增建一个示范性的雨篷投资为400万元。

  市建委:天桥“天价”建设费并非实际支出,昂贵雨篷包含功能和美化双重建设

  今年初,广州市发改委一份文件显示,广州近期拟新建的20座人行天桥平均投资接近1200万元,BRT沿线24座人行天桥增建雨篷每座要花500多万元。针对“天价”天桥的质疑,广州市建委称今年拟建天桥平均投资为500余万元,BRT沿线人行天桥增建一个示范性的雨篷投资为400万元。

  缘何两种说法投资差额巨大?官方解释称到时候临时追加费用不方便,故报价偏高,而400万元雨篷项目将融入城市景观设计,进行功能和美化双重建设。

  人行天桥平均投资为何缩水过半?

  □市民:巨额资金预算岂能儿戏

  □建委:追加费用不方便报价偏高

  □专家:偏差过大易造成灰色空间

  今年5月底,从一份人行天桥建设招标公告中,媒体记者们敏锐地挖掘到了一个“宝贝”——广州市发改委给广州市城投集团的一份复函。

  这份印发日期为2012年1月6日的复函显示,从今年4月开始,广州财政拟投4.47亿,建22座人行过街设施以及为BRT沿线24座人行天桥增建雨篷。按照这份文件的预算,近期拟开工建设的22座人行过街设施造价不菲,其中白云大道广外立交北端人行隧道造价6297万多元,海联路跨马涌桥过街设施投资2855万多元。

  项目表中拟新建的20座天桥中,有16座天桥的造价高于1000万元,20座天桥均价为接近1200万元。如果除去计划建成人行桥和车行桥混合的海联路跨马涌桥,其余19座天桥的均价仍达到了近1100万元。另外,金穗路—珠江西路天桥优化调整工程投资也达到了1521万元。

  据媒体记者调查,以前已建成的人行天桥,其大部分造价不会超过500万元。而复函公布的人行天桥均价大大超过了以往均价,这批天桥因此被市民质疑为“天价天桥”。“有17座天桥的预算过千万元,为什么价格如此之高?三四百万元的天桥早已非常多了。”网友@周望歌质疑说。

  5月底,记者查询发现,这份招标文件已经从网上神秘消失,但消失时招标报名时间并未结束。

  5月31日,为了应对媒体和大众的广泛质疑,广州市建委专门作出澄清并公布了今年的过街设施具体投资计划。项目表显示,今年广州政府拟投资8086万元,建设10座人行过街设施和完成BRT部分人行天桥加建雨篷工程。

  这一项目表与发改委公布的近期投资计划相比,相似项目极少。该项目表中,今年拟建的10座天桥中最“贵”的是同泰路从云路口人行天桥,投资额为750万元;最“便宜”的东晓路海联路路口人行天桥,投资预算为296万元。经计算,这批人行天桥均价为508.6万元,不足广州市发改委批复文件的一半。

  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天桥的实际投资要以招投标确定的中标价格为准,且不准超过发改委的批复数据,此前公众认为的天桥“天价”建设费并非实际支出。他解释,两者数据不一有多种原因。首先发改委公布的是总投资,建委公布的是建造费。每座桥梁的总投资包括工程费用、征地拆迁费、管线迁改费、勘察设计费、检测费、代建费和其他费用构成,有时管线迁改费会超过建造费。

  另外,发改委的数字是“概算”,他们发布的数字是“估算”,更加准确一些。因为一些建设计划是在几年之前上报,建天桥的情况可能发生了变化,可能有些因素没有考虑进去,所以概算要高一些。“还有就是因为财政投资的项目一旦出现意外情况,追加费用比较困难,所以当初上报的时候就将投资往上浮了一些。”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对此,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彭澎表示,像这样把预算算得天高,实际费用却较低的项目较为普遍。“一般项目投资额都会往大了报,如果不是专业人士,要想从中挤出水分确实比较困难。”

  市民杨先生则表示,这一项目涉及几千万元甚至上亿的资金预算,相关部门应该切实负起监督责任,尽可能挤掉其中的水分,不能当成儿戏。

  彭澎认为,批复的数字过大肯定会给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带来操作空间,虚报的金额可能会被用在招待应酬等方面。“为什么那么多项目招待动不动就上茅台?费用就是从这里来的。”

  彭澎说,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建立“黑名单”的方法,比如连续3年虚报达到一定比例就列入“黑名单”,对其申报新的项目给予严格的限制等。但由于项目申报单位和项目批准单位往往都是体制内的政府部门,平常大家都是兄弟单位,体制内监督很难。

  除此之外,就只能靠体制外的媒体、公众等力量进行监督了,但如果相关单位不公开相关数据,监督也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广州建委能够主动公布数据,主动接受监督,还是较为开明的。”彭澎说。

魏鹏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