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本站搜索:

测算称航天领域每投1元可得7元回报

2012-06-18 07:21:00     作者: 商西    来源: 京华时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航天员 航天服 骨丢失 航天领域 刺激仪
[提要] 从方便面到运动鞋,从天气预报到生病时服用的部分药品,都有太空的背景,空间技术成果走进千家万户。载人航天工程的相关产业还直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据欧美国家测算,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

航天员刘洋之前在模拟天宫一号组合体内检查实验设备。新华社发

  从方便面到运动鞋,从天气预报到生病时服用的部分药品,都有太空的背景,空间技术成果走进千家万户。载人航天工程的相关产业还直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据欧美国家测算,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

  □技术应用

  方便蔬菜包源自脱水菜

  一碗方便面的蔬菜包,源自航天员食品中的脱水菜;而各类时髦的运动鞋,其“中空吹塑成型”的制造技术,源自航天服……载人航天技术,看似遥不可及,其实处处渗透在普通百姓的生活里。

  当你手持遥控器在几十个频道间不停地选择电视节目时,当你收听天气预报时,当你打电话或者上网时,你已经在享受来自卫星的服务了。而你餐桌上可口的菜品、生病时服用的药品,都可能有太空背景。

  “神九航天员在轨飞行时间较长,将检验航天员抗骨丢失、抗肌肉萎缩的成果,部分成果或可造福长期卧床的病人,具有很高的民用价值。”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的一席话,揭示了太空生命科学实验的巨大潜力。中科院院士胡文瑞认为,我国的生物制药业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太空生命科学实验,可以发明和制造出新的药品造福于人类。

  □带动作用

  研制完成80%新材料

  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这是美国、欧洲多家研究机构采用不同模型和方法的评估结果。

  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在运行的头10年里发现了10个稀有金属矿和117个油脉,其价值远远超过空间站的全部研制和维护费用。更为典型的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的实施,带动了美国计算机、超高强度材料和耐高温材料等领域的一大批新兴科技工业群体的出现,其派生出来的上千种成果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上世纪后20年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同样创造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

  我国1100多种新型材料中有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已有近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在卫星通讯导航、气象预报、防灾减灾、食品生产等方面服务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航天技术为传统石化、机电、能源、交通、纺织、医药等10多个产业,研制生产了急需的工业工程控制系统、微机数控系统和其他各种仪器设备,为半导体、电子、原材料、仪器仪表工业提供了发展良机。

  □任务揭秘

  此行将做哪些实验

  神九此行一大特色,是将首次开启天宫一号,让航天员在里面做实验。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总设计师李莹辉介绍,在十多天飞行中,航天员将展开近15项航天医学相关的空间实验,其中最主要的有5项。

  1

  失重将如何改变人体

  神舟九号任务飞行前、中、后,将同步检测航天员动脉脉搏波、静脉脉搏、脑电和眼动。这是我国在微重力环境下首次进行的系统(人体)生理学研究实验。李莹辉介绍,这项实验将促进对失重生理效应机理的系统认识,研究结果将为后续载人航天任务失重生理效应防护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2

  骨丢失是怎么产生的

  “骨丢失”是制约人类长期空间飞行的主要风险之一。“骨丢失”主要原因是成骨细胞的功能降低。实验的目的在于探讨失重条件下整合素与细胞因子对成骨细胞的调节作用。这次研究将解决细胞培养回路中多种试剂时序加注难题,聚焦成骨细胞对成骨因子的响应性变化,为针对关键细胞信号分子开发相关的靶标药物以及制定预防措施奠定基础。

  3

  力刺激能防骨丢失吗

  在神九与天宫组合飞行阶段,航天员将采用对人体无损、高效、耗能小,重量轻,体积小、使用方便的力刺激仪,首次在轨开展短时直接力刺激空间骨丢失防护技术研究。李莹辉介绍说,这项实验不仅可积累我国航天员中期空间飞行的骨代谢数据,还可验证基于力刺激原理的骨丢失对抗仪的空间适用性,为中长期空间飞行导致的骨丢失防护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4

  舱内有哪些有害气体

  航天员在轨生活、工作期间,太空家园会有哪些污染?又将产生哪些有害气体?为了作相关分析研究,我国自主研制的有害气体采集设备,能实时采集在轨飞行中舱内的微量挥发性气体,由航天员将回收体带回地面进行分析,从而为分析舱内有害气体提供精确的数据。

  5

  航天员质量如何变化

  李莹辉介绍,神九任务中,航天员将首次在轨测定质量,积累失重环境下人体质量变化的数据,为后续任务中长期飞行航天员医监医保提供依据。而这个自主研制的“太空秤”,填补了我国在轨质量测量技术的空白。

马震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