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本站搜索:

专家称延迟退休缓解养老金压力说法本末倒置

2012-06-20 15:27:00     作者: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退休年龄;退休政策;退休制;郑功成;代际公平;劳动力供求;少子高龄化
[提要] 郑功成:我认为,延迟退休年龄的出发点,应当是基于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和养老负担代际公平的需要。延迟退休的必然性,是基于人均预期寿命持续延长和老年负担代际公平的需要,而不是现在养老金有支付压力。

  延迟退休是必然吗?(民生三问·我们的养老金怎么了(下))

  对话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郑功成 本报编辑 苗 苗

  【新闻背景】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在答复人民网网友提问时表示,推迟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这一表态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退休年龄很快就要调整了吗?此举是为补养老金缺口吗?会增加就业难度吗?

  对此,社会保障领域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接受了本报专访。

  【核心观点】

  观点一

  延迟退休年龄,是基于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和养老负担代际公平的需要。

  如果理解为是为了弥补养老金缺口,恐怕是本末倒置的。

  养老金面临的主要是保值增值压力而非支付压力。

  观点二

  劳动适龄人口越过顶峰、人员退休未置换等量岗位的现状,消减了延迟退休对就业的影响。

  即便如此,仍应充分考虑延迟退休年龄对就业的冲击。

  我们建议,采取小步渐进延迟退休年龄的方案,将其对就业的影响降至最低。

  观点三

  延迟退休年龄,需要认真研究、审慎决策,尽可能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

  并且,要与劳动力的供求变化、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以及相关就业政策、收入分配改革协同推进。

  一 问 是补养老金缺口吗

  编辑:为什么会有延迟领取养老金的建议?

  郑功成:我认为,延迟退休年龄的出发点,应当是基于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和养老负担代际公平的需要。

  一方面,现行退休年龄是60年前设定的,当时人均预期寿命不足50岁,而“十二五”末将达到75岁,2050年将达到85岁。在人均预期寿命持续延长的同时,人均受教育年限也在持续延长。目前国民人均受教育9年以上,预计到2050年达到17年左右,新增劳动力中受过高等教育者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不逐渐延长退休年龄,工作周期在人的一生中便会持续缩短,将造成日益巨大的人力资源投资浪费。

  另一方面,尽管养老负担在代际之间自然传递具有合理性,但在人口老龄化加速行进、家庭保障功能持续弱化和少子高龄化现象并存的条件下,如果维持现在的退休年龄,我们负担上一代人10多年,而到本世纪中叶,工作的一代人需负担退休的一代人20多年。更为重要的是,到2020年时60岁以上人口将达2.55亿人、到本世纪中叶60岁以上人口将达4.87亿人,结果必定是代际之间的负担越来越不公和根本不可持续。

  因此,我们有责任抱着对子孙负责的精神来考虑退休年龄的调整,越早越主动、越平缓、越公平,越晚越被动、越波动、越不公平。

  编辑:有人指出,延迟退休是为了缓解养老金的巨大压力。果然如此吗?

  郑功成:这样的提法,恐怕是本末倒置的。如果人均预期寿命与受教育年限不延长,劳动力供求未发生新的变化,即使养老金入不敷出,也不应当延迟退休年龄;反之,即使是养老金有结余也应当延迟退休年龄。

  况且,我国当前并不存在养老金收不抵支,现在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达2万亿元,还在持续增长,面临的压力主要是保值增值压力而非支付压力。上海等地的入不敷出是这一制度处于地区分割背景下的局部现象,不代表其上升到全国统筹后的情形。

  政府对养老金适度补贴,不仅是国际惯例,更是老年人参与国家发展成果分享的体现,它伴随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必然有所增长,这是正常现象。

  据我们测算,只要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上升到全国统筹,只要按照法律要求全面覆盖,至少在未来30年左右都不会出现收不抵支。30年以后,也有作为养老战略储备基金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可以弥补。

  因此,延迟退休的必然性,是基于人均预期寿命持续延长和老年负担代际公平的需要,而不是现在养老金有支付压力。

  让各种赞同的、反对的意见都充分发表出来,有利于在维护公平、兼顾特殊的条件下,使延迟退休年龄的方案更为合理可行。当然,这种讨论特别需要理性。

  二 问 会加大就业难度吗

  编辑:反对者认为,延迟领取养老金,会增加就业难度。对此您怎么看呢?

  郑功成:我们也做过相应调查,反对意见主要有:年轻人担心增加就业压力;临近退休者担心自身利益受损;部分重体力劳动者身体不能承受;部分人因缺乏稳定安全预期而不安焦虑。

  这些群体的担忧与反对完全可以理解,在现实情形下有其合理诉求在内,国家确实需要有切实的针对性措施加以化解。否则,如果退休年龄延迟损害了某群体或部分人的利益,就不能算成功。

  一般而言,若其他影响因素不变,延迟退休年龄当然会影响就业。但我们不应忽略其他影响因素的变化:

  一是我国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已经越过顶峰并开始逐渐减少。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持续加快,新增就业岗位的潜力正被释放,近年来新增就业岗位达到1200多万就是证据。假如10年、20年后将出现劳动力短缺,现在考虑延迟退休年龄恰恰也是应对未来就业的需要。

  二是现实中大多数退休人员并未休养,而是大规模再就业。这表明,就劳动力供求总量而言,现有退休政策并未带来同等数量就业岗位的置换。不过,即便如此,仍应充分考虑延迟退休年龄对就业的冲击。

  我们建议,采取小步渐进延迟退休年龄的方案,以将其对就业的影响减轻到最小程度。反之,如果现阶段不延迟退休年龄,届时采取大步调整的政策将会对就业产生显著影响。

魏鹏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