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25 07:17:00 我要评论
邓杭 来源: 京华时报昨天,三位试航员走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后手举国旗挥手致意。新华社发
本报讯(记者邓杭)昨天,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最新纪录,首次突破7000米,达到7020米。这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7000米深度也是“蛟龙”号的最大设计深度。
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于北京时间昨天凌晨5时许开始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进行7000米级海试第四次下潜试验。执行本次下潜试验的试航员为叶聪、刘开周、杨波。
8时55分,“蛟龙”号下潜深度达7005米,成功突破7000米大关。随后在7015米的深度第一次坐底。
9时7分,“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20米。在达到最大深度时,通过水声通话,试航员发出了对神九航天员的问候:祝愿景海鹏、刘旺、刘洋三位航天员与天宫一号对接顺利!祝愿我国载人航天、载人深潜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达到最大深度后,试航员叶聪和指挥部对话时说,潜水器在接近海底100米处抛压载,在接近海底过程中,可以看到海底散落着类似结核状的物体,白色、紫色的类似海参的生物,有很短很细类似水螅的生物。此外,本次海试任务还包括坐底、采集海水和沉积物样品、拍照、录像等,并视情况采集生物样品。
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表示,“蛟龙”号在7000米级海试中,经4次下潜试验就突破7000米深度,说明潜水器性能稳定,海试人员水平不断提高。
据试航员报告,目前潜水器设备一切正常,人员状态良好。
挥刘峰表示,海试团队将再接再厉,择机继续开展一到两次7000米深度下潜试验,进一步验证潜水器在7000米深度的各项功能和性能,为潜水器日后投入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现状
国外深潜未超6500米
我国是第五个成功研制深海载人潜水器的国家。在全球载人潜水器中,“蛟龙”号属于第一梯队。目前全世界投入使用的各类载人潜水器约90艘,其中下潜深度超过1000米的仅有12艘,更深的潜水器数量更少,目前拥有6000米以上深度载人潜水器的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除中国外,其他4国的载人潜水器最大工作深度均未超过6500米,经常下潜深度也不过5000米。
>>意义
可征服全球99.8%海底
“蛟龙”号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证明它可以在全球99.8%的海底实现较长时间的海底航行、海底照相和摄像、沉积物和矿物取样、生物和微生物取样、标志物布放、海底地形地貌测量等作业,是我国深海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
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表示,随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逐步完成海上试验,将转向业务化运行,实现其业务化共享使用等问题将逐步提上日程,将在未来3至5年开展“蛟龙”号试验性应用。通过试验性应用航次,一方面尽快满足国内科技界对“蛟龙”号的急切需求,尽快取得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逐步形成“蛟龙”号的业务化运行能力,探索出一套面向全国开放的应用机制。
>>释疑
深度绝非终极目标
载人潜水器的深度往往是最能吸引公众眼球的地方,但绝不是载人深潜追求的最重要的目标。中国“蛟龙”,绝不是一台一猛子扎到马里亚纳海沟最底部,拍几张照片、几段视频就匆匆返航,拿着深度数据沾沾自喜的海底探险者。它是一台踏实可用的、能为科学家开展深海研究服务的作业型潜水器。
“实现深海极端环境下海底作业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发的真正目的。”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说。
“蛟龙”号主驾驶叶聪介绍,“蛟龙”号可以运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入深海,执行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海洋地球环境和海洋生物等科学考察;还具备深海探矿、海底高精度地形测量、可疑物探测与捕获、深海生物考察等功能。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