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本站搜索:

江苏"阶梯气价"开始听证 官方数据相互"打架"

2012-08-23 08:32:00     作者: 吉 强 朱新法 吴 琼 王 羚    来源: 新华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民用管道 天然气价格 数据“打架”
[提要] 22日,南京、无锡同步举行民用管道天然气价格听证会。淮安、镇江也将于24日和28日就此听证;常州、盐城、徐州将于下月听证;而苏州、扬州的听证时间预计在年内。继水、电之后,一场针对气价的改革正在我省展开。

    22日,南京、无锡同步举行民用管道天然气价格听证会。淮安、镇江也将于24日和28日就此听证;常州、盐城、徐州将于下月听证;而苏州、扬州的听证时间预计在年内。继水、电之后,一场针对气价的改革正在我省展开。 

  当价格8年未变的民用管道天然气酝酿改革之际,公众普遍给予了理解。记者注意到,在参加昨日南京听证会的18名非企业代表中,明确对改革说“不”的仅1人。

  从已公布的南京等四市听证方案不难看出,我省气价改革基本遵循“提价、阶梯化、气价联动”这三步曲,所不同的只是各市调价幅度大小、阶梯设置高低等细节。在目前全省民用管道气每立方米2.2元的基础上,无锡、淮安、镇江拟分别调高0.35元、0.3元、0.25元,南京出台的3套方案平均调高0.2元;镇江暂不实行阶梯价。

  作为优质、高效、清洁能源,天然气价格理应反映出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状况和环境治理成本。“从2006年开始,我国已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中国天然气需求的对外依存度高达25%。自2004年西气东输天然气进入江苏以来,我省天然气一直供不应求。”南京市物价局工业品价格处处长徐军对记者说。而江苏省统计年鉴显示:从2006年到2011年,我省城市家庭天然气用量从2.27亿立方米增加至9.91亿立方米,用气人口由575万人增加至1558万人,短短6年,两项指标分别增长了336%、171%,全省目前有1/5人口在使用天然气。

   至于价格,英国石油公司最新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2011年亚洲液化天然气年度均价上涨了82%,今年以来再涨一成多。

  “2005年4月以来,国家发改委上调天然气门站价格累计已达每立方米0.31元,但民用管道气价一直未调,由此造成与其它能源比价关系的不合理,”徐军说,“比如按照同等热值计算比较,民用瓶装液化气和居民生活用电分别是民用管道天然气的2.23倍、1.94倍。”售价长期偏低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由南京市物价局提供的成本监审报告显示,2011年南京港华、江宁华润、南京中燃三家公司合计亏损6050万元。

  “原先市场因素在民用天然气定价中长期缺位,现在的改革是让其归位。”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系主任葛扬教授说。记者注意到,体现市场化的另一重要看点是,今后我省民用管道天然气售价的调整将与天然气门站价格变动实行联动。比如南京方案明确,当天然气门站价格累计变动幅度达到4%或8%时,可同向、同幅度调整民用气售价。这次听证会上,多数代表倾向于变动幅度达到8%时再调整民用气价格。

  但是,接受记者采访的人士也普遍表示,由政府主要投资、带有垄断色彩的天然气市场,不可能完全实行市场化定价。和城市公交定价相类似,水电气等资源性公共产品价格应体现出应有的公益属性。省统计局能源处处长徐汉庆表示,没有充分的竞争,就没有彻底的市场化。“城市天然气管网说起来是政府投资,其实钱来自纳税人,老百姓从中受益理所应当。特别是水电气产品,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属于刚性需求,应该由政府主导定价并体现出政府对民生的关怀。”

  也正因为此,记者注意到,江苏气价改革首先强调的是“改革必须与群众承受能力相结合,确保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根据南京市物价局提供的数据,目前南京101万家庭用户中,月用气不超过15立方米的占比达71%。如果未来多数代表认可的第三套方案实施,南京七成家庭用户用气将不涨价。“不增加多数人的生活负担,只让少部分用气较多的人多掏钱,这样的方案设计既考虑到了消费者的利益,也考虑到了企业生存的需要,关键是找到平衡点。”听证会专家代表、南京大学教授钱志新评价说。不过,一些人士也对未来民用气价格随市场变化而等比例调整表示担心。

  在南京听证会上,几位代表对燃气公司成本核算提出质疑。“企业亏损中,哪些是上游成本提高带来的,哪些是企业自身经营不善带来的,公众并不完全知情。如何让企业成本核算更公开透明,防止企业将经营不善导致的成本上升部分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仍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消费者代表韩振说。

  公众的疑虑不无道理。记者注意到,在听证代表拿到的资料中,官方数据存在“打架”现象。比如,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对全市800户居民的抽样调查显示,约80%用户的月户均用气量在10.6立方米。这与前述“71%用户不超过15立方米”显然出入较大。

  本报记者 吉 强 朱新法

  见习记者 吴 琼 实习生 王 羚

 

李润杰

editor

更多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