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9 07:05:00 我要评论
来源: 现代快报昨天上午,《2011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公共文化服务指数蓝皮书》出版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首次出版的公共文化服务指数蓝皮书,一共有38个指标,从国家权威部门公布的统计年鉴和报告中采集数据,采用科学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对2011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公共文化服务指数做了统计,并且对31个省市自治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还有绩效分类做了一个排序。蓝皮书指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总量)排在前5位的是广东80.91分、江苏77.68分、浙江75分、四川72.73分,河南71.19分。
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覆盖率达90%以上
江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成,已经实现了“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的建设目标。江苏省文化厅社会文化处处长嵇亚林介绍说,到2009年底,江苏省有公共图书馆109个,总建筑面积64.83万平方米,比“十五”期末的43.26万平方米增加49.9%;文化馆117个,总建筑面积37.74万平方米,比“十五”期末的27.08万平方米增加39.4%;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330个,总建筑面积185.58万平方米,比“十五”期末的108.42万平方米增加71.2%;全省“两馆一站”覆盖率分别达到91.6%、98.3%和99.7%。
“江苏的文化活动一直走在前列,苏南文化馆一年要举行一两百场活动,全省送戏、送图书下乡活动丰富多样,并且建立了农家书屋。未来,江苏还要打造都市15分钟文化圈,也就是市民在十分钟内就可以找到想要的文化设施。”嵇亚林说,目前,江苏省建成了9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1089个基层服务点,共向经济薄弱地区农村送图书440万册,送戏1.7万场,送电影76万场。
据了解,2009年,各级图书馆持有效借书证读者达到174.1万人,比“十五”期末的74万人增加135.3%;年书刊文献外借册次达到2444.8万册,比“十五”期末的1493.9万册增加63.7%。未来,公共图书馆持证读者数将达到全省总人口的2.5%,全省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达到人均0.85册以上,其中苏南地区要达到人均1.2册。
三馆一站已100%免费
不久前,文化部表示,今年年底前,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将全部实现向公众免费开放。据了解,江苏公共文化领域的“三馆一站”已经全部实现免费了,而博物馆方面,50多家博物馆名单正在等待公布。
嵇亚林介绍说,2008年,南京博物院、江苏省美术馆、江苏省图书馆三大馆在全国率先免费开放。目前,江苏省有公共图书馆110家,公共文化馆120家,各级公共文化站1300余家,美术馆也有几十家,到去年年底,所有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文化站都对公众实现了免费。2010年,全省文化馆、文化站当年组织开展的文艺活动达32092次,举办公益性展览6953个,举办各类培训班17410个。以全国“群星奖”评奖活动和省“五星工程奖”评奖活动为龙头,江苏省上下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2010年,全省文化馆、站组织开展的文艺活动达32092次。
每年设立的专项资金总量达1.6亿元
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也在不断壮大。2009年底,江苏省“两馆(图书馆、文化馆)一站(文化站)”从业人员达9015人,其中高级职称629人,中级职称2177人,分别占从业人员总数的7%和24%。各级政府对公共文化机构财政投入也大幅增加。2009年,江苏省“两馆一站”财政拨款达到77383.5万元,比“十五”期末的35138.7万元增加120%。每年设立的专项资金就有“三送”工程、“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等项目,经费总量达1.6亿元。
专家观点
文化志愿者占比体现文化自觉
“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公共文化资源带来的实惠,这是不争的事实。”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戴珩说,受文化部的委托,他们去年也做了一个公共文化服务指数蓝皮书,江苏也是排在前列。而目前,他在帮江苏省财政厅做一个课题,这个课题主要是针对财政重点投资的方向是什么,下一步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该怎么走、怎么建设等问题。
“具体说来,江苏所有人口中,文化志愿者的比重占多少?这个比重不仅体现了市民对公共文化的享受,也体现了市民的一种文化自觉。另外,重大文化产品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广,质量如何?这也将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考量当中。”戴珩说,随着经济条件好起来,市民越来越重视文化享受,“如果有音乐家、舞蹈家创造出有江苏特色的广场舞,被市民们普遍跳起来,这对市民来说,是非常不一般的文化享受。”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