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最便宜”菜市场最后的日子:十万人买“情怀”

2016-07-10 07:02: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缪超

昆明“最便宜”菜市场最后的日子:十万人买“情怀”

  7月9日,农贸市场里买菜的以老年人居多。当日,老市场接近搬迁最后的日子里,吸引约10万昆明市民到此买“情怀”。东站机械厂菜市这个以老旧工业厂房改造的市场,一直是昆明人气最旺、最便宜的菜市场,将于10日下午关闭,同时启动搬迁拆除。

  7月9日,农贸市场里拥挤的人群里的两位老人,他们身后就是即将拆迁的老厂房。当日,老市场接近搬迁最后的日子里,吸引约10万昆明市民到此买“情怀”。东站机械厂菜市这个以老旧工业厂房改造的市场,一直是昆明人气最旺、最便宜的菜市场,将于10日下午关闭,同时启动搬迁拆除。

  中新网昆明7月9日电 (缪超)9日清晨,王庆萍和老母亲,背上包,随密集的人流涌进昆明“最便宜”的菜市场——东站机械厂菜市。如往常一样,她们今天要“满载而归”。

  以往常不同,王庆萍带了有拍照功能的平板电脑,她不仅要带回便宜新鲜的果蔬,也要带回这个市场最后的样子。

  东站机械厂菜市是以老旧工业厂房改造的市场,一直是昆明人气最旺、最便宜的菜市场,将于10日下午关闭,同时启动搬迁拆除。在老市场最后的日子里,约10万昆明市民特地到此买“情怀”。

  7月,正是云南野生菌“疯长”的季节,野生菌摊贩在机械厂菜市里随处可见。听说市场要搬迁拆除,李昌民第一次尾随妻子转两趟公交来此看看,顺便带回鲜美的野生菌。“知道这里东西便宜,没想到那么便宜!”青头菌在其它菜市场卖100元人民币一公斤,这里只花60元就能买到。“香蕉竟然才2元5角(一公斤),外面卖6元!”

  “价格便宜”是机械厂菜市最大的“默契”,商贩们或自产自销,或直接从批发市场进货,大家少赚点,吸引人流,薄利多销。因为便宜,顾客很少讨价还价,买卖得以快速成交。陈飞的烤鸭店一天卖出100只烤鸭,魏家的猪肉铺一天卖出7头猪,最多卖出过10头。

  机械厂近40年工龄的徐斌和一群老工友承担着市场管理和安全,他介绍称,市场有四百间商铺,上千摊位,每天平均涌进四、五万人,周末达六万,“最热闹是端午、中秋、过年,人数达十万以上。”

  “今天特像过年,一定有十万人,或许更多。”徐斌看看人流说,市场里,人声鼎沸,移步缓慢,类似“要搬了,最后来看看”的声音不绝于耳。

  2001年,10岁的高梓名陪伴父亲高存友在这里摆起第一个摊点,卖米线。如今他25岁了,15年过去,“没想到,竟然形成了昆明最大最有名的菜市。”

  父亲高存友所在的昆明机械厂是老国有企业,上世纪末在市场化浪潮中被淘汰。最困难时,高存友和工友们19个月没领到工资。迫于生计,不得已摆摊。

  后来,昆明郊区的农民们陆续将自家地里的蔬菜带来这里出售,市场逐渐形成。5年前,机械厂领导看着市场壮大,决定在所有厂房里建起商铺和摊位,形成如今的规模。

  老厂房宽敞,屋顶离地有近20米,巨大的装卸吊车仍挂在半空。光线穿过褐红砖头间的格子,打在发灰的白墙上,仍有上世纪80年代的样子。这也成为市民喜欢这里的原因之一。

  市场形成后,解决了如高存友这样困难职工的生计,也为市民带来实惠。四面八方的市民带上大包,不惜路远,花时间转乘公交来这里,一次要带回可食用一周的蔬菜肉类。为方便市民,2014年9月,昆明市专门为机械厂菜市开通“公交买菜专线”。

  昆明老人们在这里保持着过去节俭的生活习惯,打发时光。年轻人则喜爱老厂房沧桑气质,和藏于市场的美食。

  如今,由于昆明市市场规划原因,该菜市场即将拆迁。新市场在距此800米的民航路已建成,占地2.87万平方米,装饰美观、设施现代、干净整洁,缴纳摊位费均需刷卡。

  在最后的日子里,东站机械厂菜市中充满种种情感。

  李昌民第一次感受到实惠后,看着搬迁的蓝色公告,倍觉可惜;王庆萍记录下市场最后的样子,翻看照片;魏家抱着襁褓中的孙子,看着肉摊上忙碌的儿子儿媳,期待未来新市场的也会有现在这样好的生意;徐斌站在高处,看着即将消失的老厂房发呆;高梓名收拾好卖空的米线框子,和顾客聊着10岁时的经历,自豪又不舍。(完)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余梁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