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升A”有操作空间:专门团队负责 明码标价

2016-08-10 01:08:00 来源: 京华时报 作者:

  国家旅游局3日通报,撤销两家5A级景区、严重警告3家5A级景区,5家景区主要存在安全隐患严重、服务欠缺、管理不规范、厕所革命滞后等问题。据业内人士透露,当前景区评级从指标打分到专家名单,都有一定操作空间,形成了“活动、公关”产业链,有专门的公关团队,甚至明码标价。据新华社电

  5家景区被处罚

  国家旅游局通报,湖南省长沙市橘子洲旅游区、重庆市南川区神龙峡景区两家5A级景区被撤销,安徽省安庆市天柱山风景区、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景区、福建省永定-南靖土楼旅游区3家5A级景区被严重警告。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魏小安认为,一些景区评上5A之后就懈怠了,对于长期存在的问题不够重视。重庆游客王先生反映,神龙峡景区峡谷步道确实有一段两人并排通过比较困难的狭窄路段,没有安装护栏,也没有看到相关警示牌,有安全隐患。

  记者4日去往福建武夷山景区的路上,遇到好几拨“野导游”招徕游客。对于游客投诉的“黑车”问题,武夷山市副市长张贤军承认,确实存在出租车不打表收费等情况,下一步将加强整治。

  安徽大学旅游管理系副主任李经龙说,一些景区和地方只是把创建5A级旅游景区当作吸引人气、提高门票价格、增加收入的手段,为了创5A而创5A,反而忽视了A字品牌应为游客提供良好舒适旅游体验的本义。

  景区评级存三大不足

  自2007年首批66家5A景区被验收以来,十年间,国家5A景区已增至200余家。据记者调查,长期以来,游客对景区的吐槽不仅限于景区质量,一些游客质疑,景区评级越来越随意,导致A级景区过滥。

  业内人士介绍,各地争着“升A”,是由于高等级对景区意味着巨大价值,不仅是门票价格调整的重要参照,也更易获得金融机构贷款授信及相关专项建设资金。在一些地区,辖区内有多少5A景区甚至成为官员政绩之一。记者调查发现,当前景区评级存在三方面不足。

  ——有些景区评级涉嫌违规。公开资料显示,神龙峡景区2009年底动工,2010年试营业并创建3A景区,2011年底重庆南川区神龙峡风景区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2年10月,南川召开金佛山创5A及申世遗工作推进会。2012年12月,南川区正式启动金佛山—神龙峡创建5A级工作。2013年9月,金佛山-神龙峡景区被批准为国家5A级景区。

  根据2012年5月1日起实行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被公告为4A级三年以上的旅游景区可申报5A级旅游景区。业内人士认为,从时间上看,神龙峡景区创建5A存在违规嫌疑。“这种‘火箭升A’‘抱团升A’现象反映出一些景区与地方急功近利的心态。”一位旅游专家表示。

  ——评选看重硬指标,景区砸钱冲刺。曾参与景区评级的专家认为,评级中的一些硬性规定忽略了自然环境因素和旅游活动独特性。比如,5A景区要求“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60万人次以上,其中海外旅游者5万人次以上”。这导致一些环境相对脆弱、不适合拼人数的自然景区,不惜牺牲自然环境,通过冲刺迅速达标。广东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与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伟强认为,一些本不该设置的硬性定量指标,导致部分5A景区同质化严重。

  此外,一些景区负责人反映,景区等级评分细则中,游客满意度、景观生态化等权重过低。李经龙直言,现在一些景区只是为了创领导看重的5A,而不是游客心目中的5A。

  ——评选机构身份不独立,自由裁量权较大。负责全国景区等级评定工作的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由国家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设立。张伟强认为,“目前从评定机构,到地方投入,评定中行政色彩很浓,缺少社会认同。”

  据业内人士透露,当前景区评级从指标打分到专家名单,都有一定操作空间,形成了“活动、公关”产业链,有专门的公关团队,甚至明码标价。有地方旅游局在景区评级过程中,变相指定景区规划机构来达到目的。

  在安徽省旅游局原局长胡学凡一案中,办案机关查明,胡学凡为多家景区评选4A或5A提供帮助,受贿、索贿数百万元,其中不乏全国知名景区,如安徽绩溪龙川风景区评选5A级景区等。

  需增强处罚的透明性

  从首批5A景区创建成功,便有降低、取消等级的“能进能出”机制。2015年10月,山海关景区5A等级被撤销,开始真正打破A级景区评定“终身制”,激活了动态化管理。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教授魏翔认为,此次对5家景区的处罚,再次表明了管理层对景区质量建设的重视,中国旅游行业正从数量竞争走向质量竞争。

  魏翔建议,应明晰行政与市场的边界,增强景区等级管理的独立性,政府力量逐渐退出,引入第三方专业的、独立的评级机构介入,如有公信力的调查公司、与政府部门脱钩的行业协会等。旅游主管部门则履行好监管的职责。他认为,“能进能出”的方向是好的,但还需增强评级和处罚的透明性,关注与回应游客的质疑,接受监督。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陈凤祁

推荐阅读
  • 19万套保障房空置 数百亿建设资金闲置

    19万套保障房空置-数百亿建设资金闲置.jpg

    日前,审计署公告了2015年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审计署报告显示,去年,全国有5.89万户不符合条件的城镇家庭享受保障性住房补贴超过6000万元,住房3.77万套;有6544套住房被违规销售或出租经营。[详细]

    08-09 14-08北京晨报
  • 河北首部规范农村扶贫法规出台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河北首部专门规范农村扶贫开发的地方性法规,针对扶贫攻坚工作可能出现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和庸政懒政怠政、贪污挪用扶贫款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条例还明确,虚构、伪造扶贫项目,骗取农村扶贫开发优惠政策,或者是农村扶贫...[详细]

    08-10 01-08央广网
  • 男子酒驾被查 取证时摆剪刀手提出用“美颜”

    兰州男子酒驾被查取证时摆剪刀手提出用“美颜”

    兰州一男子深夜喝酒后驾车被查,就在交警拍照取证时,男子居然提出照相要“美颜”。8日,记者从兰州城关交警大队了解到,据抽血检测显示,该名驾驶员蒋某血中乙醇含量为为245mg/100ml时,确定属醉酒驾驶。[详细]

    08-09 07-08中国新闻网
  • 外卖员不认识路误上高速 3公里的外卖送了30公里

    现在不少人都是“路痴”,特别去陌生的地方,基本都是靠使用导航仪,外卖员小丁就是这样做的。[详细]

    08-09 07-08钱江晚报
  • 印尼启用国内最大航站楼提升乘客接待能力

    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苏加诺-哈达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9日启用。苏加诺-哈达国际机场位于雅加达市中心以西20公里,机场现有的两座航站楼分别于1985年和1992年投入使用,年均接纳旅客逾6000万人次,是额定接纳能力的近3倍。[详细]

    08-09 21-08中国经济网
  • 首届中非公共外交论坛在坦桑尼亚举行

    首届中非公共外交论坛9日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开幕。此次论坛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主办,来自中国和非洲的近百位政商精英、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应邀出席。[详细]

    08-09 20-08中国经济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