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黎平少寨的红军桥。 本报记者 陈海波摄/光明图片
【长征路·新故事】
一座用木板搭建、不到一米宽的小桥,过去80多年被大水冲毁了40余次,为什么不干脆建一座石桥?“村民们舍不得拆掉,每次冲毁后又重新修好。”贵州省黎平县高屯镇少寨的吴玉宏告诉记者,这座桥被当地人称作“红军桥”,是他们祖辈和红军共同搭建的桥。
1934年12月18日,红军在黎平县城召开了长征后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后,决定向遵义方向进军。几天后,红军先头部队到达少寨,但被一条70多米宽的河挡住了去路。河上本有一座木桥,但已被国民党军队拆毁。
为了让红军过河,少寨村民从家里扛来木头、门板,冒着严寒和红军一块儿连夜架桥。“当时村里50多户人家,有30多家把自己的门板给拆了。”吴玉宏向记者转述他祖父的回忆。
其实,村民起初对红军并不了解。由于国民党反动派造谣,村民在红军进村前大都已上山躲避,只留下少数老人守家。红军和这些老人聊天,同他们讲打土豪、分田地、公买公卖等革命道理和共产党的政策。老人便到山上找到自己的亲人,告诉他们“这次来的军队和以前过境的军队不一样,是穷人自己的队伍”。
这确实是一支不一样的军队。红军纪律严明,为了不扰民,冬夜睡在村民屋外;还打开地主的粮仓,给贫苦村民分粮食。有一次,一位战士烤红薯时不小心引起了火灾,红军惩罚了战士,还给村民赔偿了损失。
红军走后,村民们忘不了这支不一样的人民军队,这座木桥成了最好的寄托。他们给它起名“红军桥”,而且在一次一次的修桥中把这种感情传递下去。
1935年春天,红军桥第一次在大水中被冲毁。吴玉宏的祖父参与了第一次修桥,他经常向吴玉宏提及那次引以为豪的经历:“修桥啦!鸣锣人在村里喊。村里出来几十个人,硬是连夜把桥搭了起来。”此后,守护红军桥成了少寨的一个传统。那熟悉的敲锣声,在几代人的耳畔响起。
“我17岁的时候,就参与救护红军桥了。”年近七旬的吴锡焰说,每当河水即将漫过桥面,村民便来收桥,把红军桥的木板拆下来,水退后再重新架起来。
吴玉宏就是现在敲锣的人,听祖父讲红军故事长大的他,成年后不仅参与了每次修桥,还从上一辈人手中接过了铜锣。
在吴锡焰和吴玉宏的记忆中,有两次一年内三次敲响修桥的锣声,分别是1996年和2005年。一年里被大水冲毁三次,村民连续收桥、修桥三次。“大伙都毫无怨言。”吴锡焰说。村里还定期对红军桥进行维护换新,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如今的红军桥,保持着当初的样子,由数十根圆木搭成杈架,再铺以上百块枋板。为了更好地保护红军桥,也为了村民出门更方便,当地政府已计划在红军桥下游两百米处建一座石桥。
“即使有了石桥,我们也会经常来红军桥走走。”吴玉宏说。他们知道,大水年年会来,但锣声会代代相传。
【短评】
守护的是情谊传承的是精神
据考证,黎平县少寨村民当年不仅为红军架桥过河,而且还收留了三名因伤掉队的红军战士,替他们隐瞒身份,同吃同住,使他们养好伤后继续追随大部队,其中一名伤势严重的战士甚至待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红军与百姓之间这样的鱼水深情,在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很常见。长征过后,八十年护红军桥,八十年守红军墓……这样的故事也有很多。对于那些心系老百姓的红军战士,老百姓以他们最淳朴的方式来回报,他们守护的是与红军连绵不绝的深情,传承的是生生不息的精神。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14批5件指导性案例,供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类似案件时参照。这有利于通过司法审查加强对行政权力行使的监督,防止行政机关滥用权力,不作为、乱作为,从而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详细]
(记者 吴兰)安徽省合肥市继10月2日晚间发布楼市新政,重启限购的“房十条”后。此次《合肥市住房限购查询实施细则》,是该市2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限购令”的具体实施细则。[详细]
西安“一日游”,你认识的“兵马俑”长这样吗?记者暗访西安“一日游”,被带到所谓的世界八大奇迹馆。 [详细]
日前有市民向北京晨报记者反映,在二手交易平台闲鱼APP上,有人出售原味丝袜、内裤等低俗色情产品。对此,北京晨报记者暗访发现,销售此类商品的部分卖家甚至还提供同城陪聊等服务。昨天,闲鱼客服表示,遇到类似情况可投诉举报。 [详细]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俄罗斯外交副部长里亚布科夫8日表示,美国在大选前的斗争中,利用了有关俄罗斯黑客的情绪压力,美方的指责完全没有证据。” 里亚布科夫还补充说,如此严厉的指责完全没有证据材料,他表示,“我们的敌人继续试图指责俄罗斯干预美国的内政”。[详细]
特朗普于2005年期间的录音资料被《华盛顿邮报》正式披露。图片作者:视觉中国 在这份录音中,特朗普自夸自己曾经玩弄已婚妇女,并试图与其发生性关系,言语中以自己能对妇女“动手动脚”引以为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