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鼓励单位或个人“认养认租”徽派古建筑 他国如何保护古建筑?

2017-08-02 15:48:13 来源: 央广网 作者:

  央广网北京8月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中国的古典建筑,不但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风格独特、流派众多,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和科学价值。徽派建筑就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也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村镇规划,还是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但是由于古建筑历经岁月风霜,不可避免地会遭到风雨的侵蚀,被开发成景点的古建筑免不了受到人为破坏,如何保护一直是个难题。为了不让徽派的古建筑在时光中“凋零”,安徽省政府颁布了《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办法》,并从八月一日起开始实施,为徽派古建筑编制档案,鼓励有能力的单位或者个人“认养认租”。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出台的鼓励个人“认养认租”法规。

  截至2016年,中国已有129座城市获批了“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的亳州、安庆、歙县、寿县、绩溪县都位列其中。这次的保护办法提出,要求地方政府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建成年代较久远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普查,对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没有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没有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确定为历史建筑并且建立档案。市、县人民政府鼓励有能力的单位或者个人采用认保、认养、认租、认购等方式,参与历史建筑的原址保护。

  安徽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城市规划处连德宏科长表示,现在有一些所有者他本身不一定具有实力和能力去进行保护,通过这些方式主要还是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保护工作。

  安徽省同时鼓励根据历史建筑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利用,可以用作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地方文化研究等场所。

  接下来我们就把目光转向海外,来了解一下其他国家如何对本国的古建筑进行保护?看看在这些方面,我们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

  俄罗斯:为吸引私人投资者参与古建筑修缮翻新 2012年1月推出了“1平米1卢布”租赁计划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为了吸引私人投资者参与古建筑、古文化遗产的修缮翻新,从2012年1月推出了“1平米1卢布”的租赁计划。按照这一计划,市政府对莫斯科市所属的破败古建筑和庄园实行廉价租赁,承租人经拍卖拍得之后,从缔约之日起5年内对古建筑进行维修,随后便可以每平方米1卢布的租价获得最长49年的租赁期。

  据《全球华语广播网》俄罗斯观察员张舜衡介绍,莫斯科东南部库兹明基庄园的私人投资改建计划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一座始建于18世纪初的贵族庄园,风景秀丽,拥有上千个有纪念意义的历史文化遗迹、建筑群等,但长年缺乏修缮。按照莫斯科市政府规定,赢得竞拍的投资者在完成修缮工作后可将这一历史建筑群用作饭店、咖啡馆、展览馆等,借民间力量使庄园恢复生机,同时留给投资者巨大的利益空间,实现双赢。俄罗斯除了通过个人认租方式修缮古建筑的计划以外,民间保护古建筑团体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名为“保护老莫斯科”的社会团体成功阻止了一处名为普拉克菲耶夫庄园的拆除工作,相传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的父母曾于19世纪初在此短暂居住,建筑所有人在未经政府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开始了建筑的拆毁活动。在这一社会团体向政府监察部门反映了这一情况后,拆除工作被迫停止,对责任人的追查工作也已经展开。

  澳大利亚:民众自发保护古建筑

  据《全球华语广播网》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介绍,由于澳大利亚的开发历史比较短,所以每一栋老建筑都很珍贵,所以都加以认真保护。在澳大利亚,五十年以上的算是老房子了,因为即使最古老外来移民建造的历史文化建筑,也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一方面,政府对普通民众在改造房屋时的审核要求十分严格;另一方面,民众也会对古建筑进行自发的保护。

  根据澳大利亚的法律规定,任何人购买老建筑之后,虽然所有权归买家,但是对古建筑的拆除重建和改造,却完全不是买家能够决定的。甚至在自家的院子里边砍一棵树,也需要得到市议会的许可。不过一般买这些房子的房主,可是对老建筑有真爱的,比如今年一对凌氏夫妇花了550万澳币,购买了一栋老建筑。这栋房子是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埃塞尔·特纳所做的最著名小说《七个小澳大利亚人》的所在地,他们对这位作家的故居进行了修缮,并且对作家进行了研究之后决定,希望能够把这变成博物馆、图书馆等公益场所,以此鼓舞澳大利亚的年轻人。总体来看,在澳大利亚购买老建筑的人往往怀着对历史和旧建筑的真爱购买。虽然在购买之后没政府的补助,而且基本上不能进行大幅度的改造,但是凡是购买了这样房屋的人,往往都会特别善待古建筑。

  法国有两种保护方式:国家级文物古迹分类保护和登记保护

  根据文化遗产法典的要求,法国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文物保护,一种是对国家级文物古迹的分类保护,比如像卢浮宫;另一种是登记保护,属于最常用的保护方式。早期,法国的文物保护都由国家承担,但是由于保护资金捉襟见肘,2003年,法国开始让部分古迹私有化,让有经济实力的公司或个人投资购买使用权并且负责建筑物的维修。

  据《全球华语广播网》法国观察员魏伟琼介绍,法国有大约45万做的历史建筑,目前有将近一半是属于私人拥有。比如著名的莫奈花园、舍农索城堡,所有出售的历史建筑必须向政府申报,对建筑物的维修养护施工也有严格的要求。为了促进历史建筑的有效维护和重建,法国政府制定了法律,给持有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提供财政补贴之余也可以享受减税免税的优惠。但是必须至少持有15年,而且维修工程结束之后必须每年至少有50天对公众开放,如果是完全对公众开放,还可以享受百分之百的免税。法国有中介公司提供专门的服务,帮助人们去选择合适的历史建筑物进行投资。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 逾60城发布楼市调控政策160余次 调控日趋精细化

    逾60城发布楼市调控政策160余次 调控日趋精细化.jpg

    2016年多地楼市异常火爆,虽然调控政策从去年10月陆续出台,但基于对后市看好,一二线热点城市楼市依然暗流涌动。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把去年的“9·30”限购和今年的这一轮楼市调控相比,本轮楼市调控因城施策,更具精准性。[详细]

    08-01 15-08中国新闻网
  • 中方:印方所作所为不会为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所容忍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今天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6月18日,印度边防部队越过中印边界锡金段进入中国领土。耿爽表示,6月18日,印度边防部队越过中印边界锡金段进入中国领土。[详细]

    08-02 15-08中国新闻网
  • 因两毛钱起争执 北京一麻辣烫店员围殴客人

    1.png

    7月31日,一段“北京马泉营某麻辣烫一群服务员因2毛钱围殴小姑娘”的视频在网络流传。31日下午,中国青年网记者致电张亮麻辣烫餐饮公司,工作人员称事情发生在约一周前,该店为一个加盟店,目前已被停业整顿。[详细]

    08-01 08-08中国青年网
  • 外国人:有了中国工兵铲 你家瑞士军刀就可歇着了

    难怪著名科技博客网站Gizmodo表示“有了中国工兵铲,你家的瑞士军刀就可以歇着了 。无人机、智能手机、共享单车只是中国制造扬帆海外的一个缩影,中国产品正以高技术、高质量和高知名度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展现新的魅力。[详细]

    08-02 08-08新华网
  • 中方就印军越界发表立场: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合法权益

    今日,外交部发表“印度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界进入中国领土的事实和中国的立场”,指出:中国和不丹都是主权独立国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通过谈判协商解决边界问题,迄今已进行了24轮边界会谈,达成了广泛共识。两国虽未正式划界,但双方已对边境地区实施了...[详细]

    08-02 15-08人民网-国际频道
  • 中国援建埃塞俄比亚三个医疗中心揭牌

    位于埃塞俄比亚的蒂鲁内什-北京医院内的中国创伤治疗中心、中国妇幼健康中心和中国远程病理会诊中心1日正式落成。埃塞卫生部国务部长凯贝德·沃尔库、中国驻埃塞大使腊翊凡,以及中国河南省卫计委主任李广胜等出席揭牌仪式。[详细]

    08-02 15-08新华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