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作家倪学礼:植根现实主义创作土壤

2018-04-02 08:41:53 来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作者:

  倪学礼在创作剧本。 梁剑箫摄

  近日,电视连续剧《平凡岁月》陆续在北京、安徽、天津、黑龙江等4家卫视黄金时间段播出,被誉为“2017年现实主义强力回归的扛鼎之作”,引起社会关注。该剧编剧、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倪学礼以《有泪尽情流》《小麦进城》《平凡岁月》等几部作品,在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创作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日前,倪学礼与记者畅谈了他的人生、理想和艺术。

  “脚上没鞋,穷半截”

  倪学礼出身贫寒,从小在家干农活,砍柴、放羊、种地,几乎所有农活都会干。大学期间,他还倒腾过水果、卖过畅销书。“我看惯了人间的白眼和冷脸,也感受了很多温情和善良,让我萌生了对底层社会非常复杂的情感。”倪学礼说。

  年少时,倪学礼同很多偏远地区的少年一样,有着强烈的作家梦。他出生的地方落后、闭塞,能读到的文学作品,仅限于革命历史小说。直到中学,才接触到一些文学经典,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人间》等。尽管在文字上有些天赋,倪学礼真正的文学启蒙却比较晚。大学期间,他发表了几篇小说,没有产生期望中的影响。

  毕业后,倪学礼被分配到一家工厂工作,很快他便和大家打成了一片。可是,一个人独处时,却仍感孤独。对文学执着的爱,一直在他内心深藏。当时与他同龄的作家们,大多已声名远扬。陷入深深焦虑中的倪学礼想,自己平时喜欢看电影,何不试着写写剧本呢?

  一个偶然机会,倪学礼认识了著名编剧冉平。冉平将他介绍给了山西电视台,不久倪学礼写出了电视剧本《山羊坡》;两年后,又写出了《有泪尽情流》的电视剧本。

  在创作过程中,那些过往的人、曾经的事,像走马灯似地在倪学礼的脑海里不断涌现。它们丰富了倪学礼笔下的人物、细节和对白。比如,《平凡岁月》中李母的口头禅“我们老李家如何如何”以及她说的那些歇后语、俏皮话,倪学礼都是从母亲那里照搬过来的;“还有,李母吃饭夹菜总爱‘嗍啰’一下筷子,这也是我母亲那一代农村妇女的习惯。这些习惯让人感觉有趣、鲜活、生动,能产生幽默的效果”。

  艰苦的生活和丰富的阅历,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悟和对人情人性的敏锐洞察,让倪学礼的作品蕴藏着一股清新气、湿润气和烟火气。

  “我母亲常讲‘脚上没鞋,穷半截’这句话。”倪学礼说,我想母亲的意思大概有两个:一是一个人只有靠自己去奋斗,才能真正过上踏实、体面的日子;二是一个人有追求、有目标,才能走得长远。母亲的这句话,激励了我半生。不巧取、不偷懒、不虚度一天,用自己的双手,去成就、成全自己。倪学礼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和作品中的这些思想,让他的女儿从中领悟到生活的美妙和劳动的快乐。

  “既然上了套,就得拉到底”

  倪学礼的电视剧作品中,流淌着一汩汩震撼人心的悲悯之情。这,来源于他少年时经历过的一次冒险——

  十五岁那年的暑假,倪学礼跟着村里三辆牛车去东乌珠穆沁旗额吉淖尔盐池,为村民拉了一趟食用盐。一路上,他像野人一样风餐露宿。一个月的行程中,发生了很多故事。一路同行的有位叫何麻子的车老板,满脸的坑儿,像被一锅刚炒熟的黄豆烫过一样;乍看上去有点凶,却是一个内心柔软、充满慈悲的人。比如,从草地上站起来,他一定要把屁股坐塌的小草轻轻地扶起来;路上遇到黄羊、狍子、兔子甚至是一条小小的马蛇子,他一定要停下车,等它们经过自己再走。让倪学礼终生难忘的,是每次爬山梁前,何麻子都会让拉车的4头牛歇半个时辰,然后才扬鞭前行;而他呢,也一定给自己的脖子搭上一副套。

  何麻子埋头较劲儿的同时,嘴里还叨咕着:“既然上套了,你就得拉到底。”根据当时的情境,倪学礼总感觉他的话应该这样说:“既然套上了,你就得拉到顶。”

  对倪学礼来说,这位车老板一度是谜一样的存在。后来,书读多了,他才悟到,车老板身上所散发的那种不同寻常的东西,原来就是悲悯。

  倪学礼非常喜欢作家契诃夫,其作品对白朴素日常,也不见惊心动魄的情节,却让人觉得亲切可信,总体上又极具抒情和象征意味。“契诃夫告诉我,体验生活的爱抚及其对自己的打击,对于接近灵魂的创作弥足珍贵。踏着大师的足迹前行尽管举步维艰,但写出来的东西毕竟不是简单的悦人耳目了。”譬如,在《有泪尽情流》中,倪学礼弱化了矛盾冲突,却精心搭建了展现真实生活的舞台。作品中没有出现泾渭分明的情节对抗和情感对立,人物没有明显的道德反差,倪学礼想揭示的,只是不同人物各自的内心痛苦和精神困惑。“我试图通过细节的真实描摹,关照人的自由、幸福以及一切细微的情感欲求,发掘人类灵魂的幽暗之处和人类精神世界的洪荒未开之地。这是对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呵护,更是对真善美的坚守。”

  倪学礼的艺术成就得到了社会认可。他获得了“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称号、“中国传媒大学60年‘突出贡献奖’(首届)”。他的电视剧作品《小麦进城》获第18届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艺术贡献奖和最佳编剧奖提名、第29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2等奖;电视剧《有泪尽情流》获第25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3等奖;电视剧《山羊坡》获第21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短篇电视剧1等奖。

  “人活着,不能只招呼自己”

  生活上,倪学礼尽量去帮助周围的人,不求回报;工作上,他经常给学生们和业余创作者提供机会。他觉得,多做一些充满善意的事,对自己也是一种净化。“这主要也是受了我母亲的影响。我母亲一个大字不识,但她却是一个识大体的人。她谨慎、隐忍、善良,人缘好。她常说‘人活着,不能只顾招呼自己’。”

  倪学礼认为,编剧的情感在创作过程中会发生偏移。“说到底,艺术的功能是驱逐灰暗、点亮生活,给人希望、传递普世价值观。”

  倪学礼给记者举了两个例子:在电视剧《有泪尽情流》里,他将剧中人物马小霜的婆婆,设置成一个整天眯起小眼睛算计儿媳妇的人,但是随着剧情展开,倪学礼逐渐意识到不能一味陷入婆媳争斗的丑恶循环。所以,写到后来,当儿子过世后,马小霜的婆婆舍不得自己买药治病,可在关键时刻却拿出钱来让马小霜把盘出去的店兑回来,到临终她都放不下马小霜和孙女。在电视剧《平凡岁月》里,他特意为人物李大宝设置了一句口头禅:“替别人着想,为自己活着。”李大宝在厂里处处成全工友,在家里时时照顾一屋子老小,然而当他遇到张朵朵后,明知身份、职业相差悬殊,却勇敢地去追求。他和张朵朵的婚姻随时都可能坍塌,但是他仍然一心为她谋划事业,最终张朵朵被感化,李大宝赢得了她的爱情,活出了人生的精彩、感受到了人间的快乐。

  倪学礼认为,现实主义是表现世界真善美与批判社会假丑恶的结合,它不是逃避问题、享受虚假的抚慰与感官刺激,而是直面当下、感受悲欣交集的人生联欢;它不是在冥想的世界凌空蹈虚、不是在古人的世界称王封侯,它不是在偶像的世界无病呻吟、更不是在玄幻的世界修仙穿越;它始终关心人的生存,它植根在现实的土壤中,去追寻人活着的终极目标。

  倪学礼写这些平凡人的故事,就是想用一种平淡、从容、朴实、执着的纯与美,彰显他对人的思考。他想通过作品,让观众目睹自己的生存境遇,从中获得“生存的勇气”。“悲情中的笑意是悲剧情节的调剂,也是生活的常态,更是我对现实主义创作定下的情感基调。绝望与希望历来相生相倚,苦难与阴霾并不能泯灭阳光和笑声。”倪学礼期待观众看到的,既是鲜活生动的都市群像,也是原汁原味的庸常生活。“如果只把编剧这个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和赚钱的工具,一定写不出反映社会本质、体现人文精神、震撼观众心灵的作品。真正的艺术,从来都要面对人们生活的不幸与幸福、人类精神的苦难与美好。”倪学礼说。

  倪学礼借用朱光潜在《谈美》中的诗意理想,对记者表达了他的创作追求:“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努力去散布这几点星光去照耀未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梁剑箫)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