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中新社北京5月20日电 题:一个残疾人眼中的中国“助残变迁史”
中新社记者 王祖敏
作为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余途以他的多部作品为读者所熟悉,他的代表作《余途不多余》曾获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最高奖金骆驼奖的创作一等奖。但很多读者不知道的是,余途还有另一个身份:残疾人。
5月20日,是中国第二十八次全国助残日,余途以他的“另一个身份”接受了中新社记者专访。
今年58岁的余途,与很多他这个年龄段的残疾人一样,是小儿麻痹症患者。他刚11个月大时,病魔就收走了他这辈子行走的权利。他说:“我得的应该算是‘时代病’。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因为新中国正处于建设期,加上受3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各方面条件都不足,导致小儿麻痹症爆发。而如今,小儿麻痹症在中国已非常鲜见,这本身就说明中国在卫生防疫方面的巨大进步。”
虽然自称“很早就适应了自己的身体与别人不一样”,但轮椅生活的不便仍曾如影随形。他人生中遭遇的第一个重大打击就是升学——中考后超过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却被拒之门外;随后,自幼爱好美术的他,也因身体局限无法进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
资料图:全国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竞赛,手工编织比赛现场。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但现在不同了,国家出台了《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我的一些残疾人小朋友中,就有进入清华、北师大等著名院校学习的。”余途称,语气中颇有些“君”生我已老的遗憾。
来自中国官方的资料显示,2017年,全国有10818名残疾人被普通高校录取。
以往在中国各地的公共场所鲜见残疾人身影,以至于给人带来一种错觉,中国的残疾人并不多。事实上,中国现有8500万残疾人,是一个数目相当庞大的群体。余途说,以往之所以让公众有如此误会,是因为受外部环境的限制,残疾人不愿出门。
余途介绍,他从小学绘画,经常要去中国美术馆看画展。早年间,美术馆门前有十几级台阶,他要上去得拄拐连扶带爬。但不记得是在哪年,美术馆修建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坡道,从此以后他可以非常方便地坐着轮椅出行。
美术馆的无障碍设施只是一个缩影。如今,中国已先后出台12项无障碍公共服务政策措施,制定修订9项无障碍环境建设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创建193个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达标市县。全社会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已逐渐形成。
说起出行,余途还谈到对残疾人生活质量带来巨大提升的一个改变。他说,小时候每次跟随家人或同学去故宫、颐和园等市区景点,都感觉是一次“标志性的壮举”。现在他已有残疾人驾照,自驾成为他出行的主要方式。“以前想去离家不远的地方都要‘运筹帷幄’,现在我可以开车去内蒙,去边境,这种出行的自由度是以前难以想象的。”
资料图:北京市盲人服务中心为百余位视障残疾人开办智能手机应用培训班。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余途称,这种改变也折射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残疾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毕竟在多年前,拥有私人轿车对普通健全人来说也是一种奢望。
作为一名作家,余途对人文环境的变化更是感触颇深。他说,过去一些人的有色眼光,也是造成残疾人不愿出门的原因之一。那时,一些人的歧视态度、不屑眼神,甚至是不雅言论,都会严重伤害到残疾人。但如今,这些现象得到极大改观,残疾人群体在经历了被歧视、被拒绝的逆境后,正在日益被接纳、被认知。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余途说得最多的两个词就是“进步”和“改变”。来自中国残联的部分数据也许有助于公众宏观了解一些“进步”和“改变”:2017年,全国贫困残疾人得到有效扶持,有92.5万残疾人退出建档立卡;安置10.5万残疾人就业,扶持带动21.8万户残疾人家庭。截至2017年底,全国城乡942.1万名残疾人实现就业。从2016年1月1日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截至今年3月,“两项补贴”制度已惠及2100多万人次。截至去年年底,为900多万城乡贫困残疾人提供了最低生活保障,城乡残疾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到2614.7万,60岁以下参保重度残疾人中,政府代缴养老保险费比例达到96.8%……
作为中国8500万残疾人中的一员,余途是不幸的,但他说:“生活在这个时代,能成为新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见证人之一,亲历中国助残环境日益向好,也是我人生中的幸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