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在行动】脱贫硬仗怎么打?云南当地干部这么说

2018-07-31 13:4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作者: 张瑞宇

  中国青年网昆明729日电(记者 张瑞宇)云南怒江州是云南深度贫困地区,大理州洱源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过去五年,全国几千万贫困人口拔了“穷根”,但成绩背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仍是一场硬仗。

  脱贫硬仗如何打?听听云南这些当地干部怎么说。

  各尽所能 每个村民都有事做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老窝镇崇仁村:党总支书记尹相明

  尹相明在向记者介绍崇仁村情况。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瑞宇摄

  从2000年开始,尹相明就在怒江老窝山腹地的崇仁村村委会任职。18年来,他担起了带领全村发展的重任,此前村民多以养殖,种植核桃、木瓜等林果为主。在他的建议下,不少富余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创业,村民收入每年都有大幅提升。

  2014年以来,全村共有建档立卡户168户625人,目前,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户24人未脱贫。尹相明介绍,“村民能种庄稼的种庄稼,能养猪的养猪,劳动力充足的出去务工,保姆、餐厅服务员、建筑工人,结合自身特点,做什么的都有。村民能脱贫致富,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做。现在还未脱贫的9户,要不是因为家中没有劳动力,要不就是残疾人,或者有大学生,开销大。”

  在尹相明看来,道路变好是村民生活水平有大的提升的基础。2001年,他带领村民修了村子里第一条水泥路。这条路通往学校,长230米。之后,村子里又陆陆续续修了14条水泥路。尹相明感慨,现在道路便捷,村民出去务工务农都方便了。

  “国家提倡退耕还林前,我们这的生态破坏比较严重,有乱砍滥伐的现象存在,国家倡导退耕还林以后,我们就响应号召,开始注重生态保护,现在基本没有这种偷砍树木的现象存在了。”尹相明说,现在道路好了,生态也好了,经济发展起来,“崇仁一家村”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试种重楼获丰收 村民转变观念产业脱贫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片马镇片四河村:党支部书记肯乃

  肯乃在重楼种植地向记者介绍种植情况。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瑞宇摄

  片四河村海拔约2300米,降水量丰沛,土壤带沙,适宜种植玉米等农作物。2013年之前,村民的经济发展主要靠种玉米、土豆等农作物。肯乃介绍,村民看到种重楼让贫困户变成‘有钱人’以后,纷纷将家中玉米地改种重楼。目前,村中72户贫困户中,除了2户无劳动能力的外,其余都参与到了重楼种植当中。

  肯乃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2013年,专家在片四河村考察过后认为,该村地理条件适合种植经济价值比玉米高得多的中药重楼。因此前并没有种植重楼的经验,且种重楼需要4年到5年才能看到经济收益,当时农户并不同意试种。肯乃三次上门做工作,才说服了农户试种重楼。

  去年,试种的两家农户中,种了七分地重楼的农户,卖了18万元;另一卖了大半亩地重楼的农户,获利20多万元。

  现在的片四河村,目标已不是在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现在每户贫困户中都安排了一名护林员,每名护林员的月工资为700元,加上每人每年3000元的边民补贴、贫困户低保全覆盖等,每户每年可获得的惠民补贴就达3万元,片四河村今年就能实现全部脱贫。”肯乃表示。

   生态保护促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环保局副局长李润荣

  李润荣向记者介绍茈碧湖环境治理和帮扶贫困户情况。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瑞宇摄

  洱源,因洱海源发于此而得名。洱源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在册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7421户29390人,3个贫困镇乡和30个贫困村。为打好生态、脱贫两大攻坚战,洱源县政府将脱贫攻坚与洱海源头保护治理深度融合,在保护绿水青山中打赢脱贫攻坚战。

  洱源县环保局副局长李润荣向记者介绍,洱源县城以北的茈碧湖是洱海的重要上游补水湖泊。以前有些贫困户对生态保护认识不够,随意堆放垃圾、排放污水的陋习,让湖水受到了污染。所以在生态文明建设初期,他们在宣传环保知识上下了大功夫。

  据了解,此前一些贫困户种植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都较低。政府加大技术指导,产业调整,让群众发展了1500多亩海菜种植,产值达1200万元。不仅恢复了生态环境,也让大家实实在在富起来。

  同时,让一些贫困户退出因地制宜适用区,建成湿地。政府对其进行补贴,每亩补助1500~2000元。为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洱源县政府还招聘了一些贫困户担任护林员、垃圾收集员、河道管理员、湿地管理员和节水治水员,保护湿地建设。

  “这些工作的工资在600元左右。节水治水管员的工资最高,达到1000元。湿地管护员的基础工资为400元,其余为绩效评估。”李润荣介绍,在聘用时尽量照顾贫困户,并对其进行技术培训。改善入洱海河流水质的同时,促进群众增收,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解西伟

推荐阅读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构建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话语体系的贡献

    21世纪初期,伴随着资本主义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世界局势风云激荡,世界格局经历着剧烈分化、调整。西方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西方国家的共产党、社会主义政党及左翼力量等,作为反抗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革命性力量,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发生了剧烈震荡。[详细]

    07-31 13-07中国社会科学网
  • 动漫游戏充当“急先锋”让中国原创沿“一带一路”走出去

    《“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子计划“动漫游戏产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行动计划”指出,要发挥动漫游戏产业在文化产业国际合作中的先导作用,面向“一带一路”各国,聚焦重点,广泛开展。[详细]

    07-31 13-07中国文化传媒网
  • 西安:82岁航天人用剪纸记录时代

    VCG111159916767_副本.jpg

    2018年7月27日下午2时许,西安市长安区飞天路,82岁的王文质老人用他的剪纸作品反映出航天人在陕西的工作状态,每幅作品下还配了简短的说明文字。[详细]

    07-28 10-07大众网
  • 云南边陲小镇片马:依托中药材种植 村民走向致富路

    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即公司提供种苗、种植技术培训,农民提供土地,最后公司负责收回,带动了当地重楼种植业发展。董亚辉介绍,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解决了贫困村民的种植成本问题,也增加了季节性用工需求,带动了当地就业,户均额外增收可达6500元。[详细]

    07-31 13-07新华网
  • 欧洲宇航员努力学中文:我想上中国空间站

    2016年,中国与联合国签署《利用中国空间站开展国际合作谅解备忘录》,商定利用中国空间站为各国提供科学实验机会,并在未来为他国航天员或载荷专家提供在轨飞行机会。2017年8月,马天与意大利宇航员萨曼莎(左)在山东烟台参加海上救生训练。[详细]

    07-31 13-07新华社
  • 印尼成功撤离543名被困火山游客

    印度尼西亚抗灾署31日确认,已成功撤离543名被困在印尼西努沙登加拉省龙目岛林贾尼火山的登山人员,其中被困的7名中国游客均已平安下山。印尼抗灾署发言人苏托波当天在官方推特上说,包括189名外国游客、173名本地游客、31名导游和150名挑山工在内...[详细]

    07-31 13-07新华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