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余梁
近年来,威海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不断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态与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威海市注重打好三张牌:环境牌、开放牌、人才牌。环境牌是威海最有优势的一张牌,威海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使开放牌打起来也很顺手,在打人才牌方面威海通过扬长补短建设起人才高地。早在建市之初,威海市明确提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明天,高耗能、重污染的项目坚决不能上。威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宋远方表示:生态是借贷而不是继承,必须完整地留给后代。新上项目实行环保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权,严格控制新的污染源。没有通过环境评价的项目一律不上。2005年全市一级天气168天,废水处理率在70%以上。
近年来,威海先后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第一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第一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群,2003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去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之首、欧洲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旅游城市之一,今年又成为首批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之一,并被誉为最适合人类居住和创业的城市。 从产业结构看,建市以来,威海市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产从1987年的49.4%下降到去年的9.2%;二三产业由50.6%提高到90%以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目前,运输设备、电子信息、机电工具、轻工纺织、食品医药等五大产业成为威海的支柱产业,去年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24.9%。去年销售收入过亿的达到575家。其中三家企业的销售收入达到575家,其中三家企业的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涌现出三角、成山、金猴、工友、山花、海马等一大批有影响的知名品牌。
规划、布局是最大的生产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是最大的不经济。威海始终把环保和能源放在重要位置,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成效显著。上半年,全市重点用能企业万元工业总产值能源消耗量1.17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4.6%。万元工业总产值用水量8.99吨,同比下降13.7%。综合利用企业固体废料、废弃物36.7万吨,同比增长12.4%,在风能发电、清洁能源、粉煤灰综合利用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华能发电废渣出口韩国,每年能为企业赢利200—300万元。
威海历届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始终牢固树立环境优先的理念,致力于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制定了“能耗高、用水量大、污染严重的项目一个也不能上”的方针。有一家外国公司要投资2.5亿美元上一个水泥项目,但因污染严重被断然拒绝;一外商拟投资1000多万美元兴建一个大型疗养院,该项目因为位于饮用水源地上游被拒之门外。近年来,共拒批污染项目近400个,全市因环境因素拒绝了6亿多美元的外资项目和50多亿美元的内资项目。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使威海的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吸引了一大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强、对环境质量要求高的项目,韩国三星电子、日本华菱等纷纷在威海建立电子产业园区,且连年追加投资。“十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42.6亿美元。威海坚持在环境保护中创造优势,促进发展,成功地跨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阶段,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威海的立市之本,建设山东省首个生态市是威海市努力的目标。2003年威海编制了生态市总体规划。去年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生态市建设的意见》。2007年前威海将基本达到生态市标准,到2010年在全省率先建成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良、人居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生态市。
围绕节约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有力地推动了高能耗的传统产业向低能耗、循环型的新型产业转变。在企业中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使每个企业生产过程中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
围绕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社会进步三大领域,威海主要实施“八大工程”:以循环经济理念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生态旅游业;开发与保护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土地资源;加强环境保护,控制环境污;宏观调控城镇体系发展格局;弘扬生态文化。
在今年两岸三地城市竞争力首次综合排名中,威海居第39位;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投资环境50优城市中,威海排名第29位。从生态环境看,环境、人居、旅游成为威海的三大城市品牌,威海成为科学发展的先发地区。
威海围绕“两区两带”,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制造业聚集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临港工业产业带、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带的规划和建设。经济建设是各项工作的中心,项目是经济工作的主要载体,这几年威海旅游业之所以发展比较快,最重要的原因是建设了刘公岛博览园、西霞口野生动物园、赤山法华寺等一批好项目。下一步,威海市将紧紧抓住项目不放手,力争项目的总体数量、单体规模和质量档次都有一个大的突破。威海将策划与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形成项目的持续建设,不断培养又快又好发展的增长点。
此外,威海一刻不放松地抓好城市建设,坚持世界精品城市标准不动摇。无论是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都体现高水平;每项工程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高城市品味。重视抓环境优化。区域发展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位环境的竞争。哪里投资机会多、经营成本低、市场秩序好,哪里就发展的又快又好。抓招商、抓开放、抓发展,首先要抓环境优化。在继续重视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物流体系、城市功能等硬环境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软环境建设,大力营造团结奋进的人文环境、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创造出一种政策比别人更活、效率比别人更高、收费比别人更低的环境优势。
威海正大力倡导节约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经济、社会成本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不断改善,推动全市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走上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保护型、循环经济型的发展之路,努力成为“规划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生活舒适便捷、人们健康长寿、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明昌盛”的生态化宜居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