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余梁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把加强自主创新、 发展高新技术作为立区之本、强区之基,实施“三高”战略,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科学发展之路。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全区累计投产各类工业企业1200多家,其中通过省级以上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1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446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1963项,集中在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环保节能等领域;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209.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0.7%。2005年,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GDP270亿元、工业总产值610亿元;实现税收收入33.5亿元、财政总收入34.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5亿元。今年上半年,完成GDP144亿元、工业总产值354亿元、财政总收入24.4亿元。
高起点引进,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
引进是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技术差别的必由之路。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充分发挥在对外开放中的优势,把科技发展与技术引进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引进高新项目,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结构优化升级。一是主攻高端龙头项目,在经历了建区初期的低端扩张后,把利用外资的重心由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抢抓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突出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两大重点,抓好核心技术项目的引进,构筑起以龙头企业为支撑、以持续研发为动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通用东岳、浪潮LG、鸿富泰和斗山工程等龙头项目进区后,迅速形成了轿车、手机、电脑、装备机械等高新技术产品集群。2005年,四大龙头企业实现产值217亿元、利税13亿元,分别占全区的36%和35%。二是主攻跨国研发机构。在引进先进制造项目的同时,注重吸引企业总部和研发机构,提高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变“开发区制造”为“开发区创造”。目前,区内已引进了两家独立的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浪潮LG数字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在项目谈判时,就确定了工厂与研发中心同时争取、集成引进的策略,最终诞生了山东首个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目前已拥有研发人员150人。依托前沿信息和技术支持,每年可独立开发十几个手机新品种,成为全国重要的CDMA手机生产基地,2005年完成出口额7.5亿美元。三是主攻核心配套企业。按照择优选强、优化组合的思路,重点引进掌握关键技术的核心配套企业,整合技术资源,增强创新能力。现已引进轿车、手机、电脑和装备机械的配套企业70余家,投资近20亿美元,这些项目90%以上拥有关键技术。
高水平创新,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要谋求长远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此,不断强化企业主体地位,鼓励引导企业以高端项目为平台,与科研院校进行合作开发与交流,通过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企业生产体系的有效融合,以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有机结合,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近几年,通过与清华、北大、中科院等一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密切合作,累计开发新产品、新技术800多项,占全区总数的55%。一是开源辟径,加强原始创新。经过引导扶持,全区有160多家企业实施了原始创新,开发自主知识产权700多项。先声麦得津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历时6年研制的国家一类抗癌新药“恩度”,已获得国家生物制品一类新药证书,为世界首例血管内皮抑制素抗癌新药,在科学界引起巨大轰动;山东中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军事科学院合作研发的抗艾滋病新药F—苷肽被纳入国家863计划,目前已进入二、三期临床,成为我国首个实施临床研究的艾滋病中药治疗药物,是生命科学的又一重大突破。二是整合资源,推进集成创新。全区有170多家企业,通过整合现有技术,集成创新出自主知识产权750多项。龙源电力公司投入3000万元自主研发的“等离子点火技术”,共取得国内专利14项、国际专利1项,成果先后获得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国家发改委列为重点推广项目。鸿富泰电子公司依靠500多人的研发团队,在电脑整机、主板等方面,开发出10多个系列几百种产品,电脑整机的自主研发能力居世界领先水平。烟台万润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是人事部批准的博士后研究工作站,累计开发新产品、新技术500多项,研制各类单体液晶、液晶中间体和混合液晶500多个品种,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是引创并举,搞好消化吸收再创新。通过这种模式推进自主创新的企业有84家,取得自主知识产权370项。氨纶集团引进年产量300吨的氨纶生产设备后,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再创新,经过9期技术改造,年生产能力达到2万吨,成为目前国内最大、世界前五强的氨纶生产企业。该公司还成功开发了代表世界高端技术的新材料芳纶1313。经过3年艰苦攻关,芳纶产业化最终在烟台氨纶成为现实,终结了我国芳纶依赖进口的历史。目前,该产品产能仅次于美国杜邦公司,居世界第二位。正海电子网板有限公司从德国引进第一条荫罩生产线后,经过消化吸收,自主研发了四条生产线,工艺质量位居世界先进水平,成为国内惟一、国际上为数不多的CDT荫罩批量供货企业。
高标准培育,优化科技创新软环境
企业自主创新需要有一个风调雨顺的外部环境。烟台开发区管委会历来十分重视环境建设,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一是搭建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构建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全区有200多家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占到企业总数的1/5,其中正海、氨纶、华润等多家企业研发中心进入国家和省技术中心行列。在今年4月举办的高新技术产学研洽谈会上,区内企业通过与来自中科院、清华、北大等8家科研教育机构对接,达到合作意向500多项,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与此同时,突出重点抓好留学人员创业园、业达软件园、IT产业园三大高新技术密集区的建设,完善科技孵化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累计向留学人员创业园和业达软件园投入2.18亿元,建成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的孵化基地,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二是加大科技投入。建区以来用于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科技经费超过6亿元,有效地引导了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积极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研发技入占销售收入的3%,高新技术企业占到5%。为克服中小高新企业融资难问题,开发区组建了当地首家信用担保公司。目前资本金已达到1亿元,累计为133户企业办理544笔融资担保,金额9亿元,形成了企业融资“绿色通道”。麦得津公司研发的抗癌基因药物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YH-16),位居国际生物技术领域的前沿。在研制初期,企业有技术却无资金,无法将技术转化成科研成果。对此,管委给予了大量资金扶持,累计拨付有偿资金200万元,无偿资金250万元,并通过提供周转房、转让土地等方式,相当于补助资金1400余万元。从省市两级政府争取的2100万元资金也专门用于YH-16这一高新产品的研发,为科研成果的转化奠定了良好基础,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三是强化政策支持。设立了1亿元的高科技创业基金,在用地、投资、信贷等方面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促进高新技术 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采取减税免费、增贷贴息等办法,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实施引智引才计划,制定落实了《加强各类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办法》、《关于加快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发展的意见》,为进区高科技人才提供优良的创业环境,吸引更多留学科技人才落户开发区,打牢推动科技进步的智力支撑。相继对145家留学人员企业实施了税收政策奖励,批复4家自建企业缓交土地使用费,为28名留学生安排了周转住房,230多家企业“两免三减半”租用园区厂房。目前,全区技术研发人员13000人,其中博士、硕士682人,2海外归国留学生268名,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比重高出全市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