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青岛走在全省前列。 说起自主创新,青岛人透出浓浓的忧患意识,这源于他们对当今竞争大势和自身所处方位的深刻体察。 青岛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著名的品牌之都,涌现出了海尔、海信、青啤等知名品牌企业,其技术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细察之,这些以家电电子为代表的骨干企业,在其关键的核心技术领域却依然受制于人。核心技术的缺失,使青岛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即便抢占了某些制高点,但总体上仍然处于整个产业的“低端”,某种意义上还是在给国外的“高端”企业打工。 显然,跨越了简单竞争阶段的青岛经济,此时又面临着另一严峻挑战——核心技术的瓶颈制约。 对这个问题,青岛市委、市政府十分清醒:青岛发展高新技术,推进自主创新,已经不是“该不该”、“好不好”的问题了,而是民族工业生死存亡关头的惟一选择和必由之路。作为国内重要的工业城市,青岛在技术创新领域必须走在前面,某些核心技术拿不下来,就是没尽到自己的责任。 早在三年前,青岛就开始了一场国字号大企业在青布局的战略行动。这些国家级的大企业给青岛带来的巨大能量正在缓缓释放,使青岛的经济“底色”发生了根本变化。目前,二三十个国字号基地云集青岛:中石化建设的1000万吨大炼油项目、中船重工建设的国内最强的EPSO船制造基地、中海油建设的亚洲最大海洋工程青岛制造基地均已开工,中化、中集、中铝、中铁、中农、中粮、中国通用、宝钢、一汽、上汽等国家级企业也都在青岛步下棋子。 青岛的这步棋走在了全国主要城市前头,国字号带来的先进技术,使青岛的经济结构得以迅速提升。 完成这一布局后,青岛打出的另一张王牌,就是“借力”国家的“大院大所”,引进建设一批高端科研机构,包括25个科研院所和40个重点科技项目,主要是: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国家深海潜水器基地、海尔海信国家重点实验室、重质油加工中心等高端机构,以及无人驾驶飞机、时速300公里的高速列车等项目。这意味着在今后的十到二十年间,青岛极有可能成为我国“大院大所”的集聚地和国内重要的技术创新基地。 为了实现与这一构想的对接,青岛针对当地的骨干和预期骨干企业,梳理出了53个重大技术问题,其中36项是现有的,17项则是预期产业领域的,包括太阳能、风能、海能和植物能。在这些“预期技术”中,青岛人认为,25%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攻克,40%靠合作解决,剩下的35%是核心技术,青岛无能为力,必须依靠“大院大所”。业内人士指出,53项重大技术的顺利攻克,必将引发青岛的又一次产业“革命”。 在借力“大院大所”的时机把握上,青岛可谓不前不后。当其他城市开始意识到这一机遇的战略意义时,国家级“大院大所”的布局已“分配”完毕。在抢占高新技术研发的制高点上,青岛又一次获得先机。 在引进国字号基地和国家级院所的基础上,青岛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塔型”创新体系,用一句话概括,这是一个向核心技术领域进军的创新体系。“塔尖”由国家级院所、研发中心和实验室组成,旨在研发骨干产业的核心技术,引领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塔身”由一般院校、当地大企业以及在青的国内外大企业组成,围绕发展中的紧迫问题,开展消化吸收再创新,同时承担部分集成创新任务;“塔基”包括大量的中小企业。塔型体系构成自主创新的“青岛模式”,既有时代特征,又具地方特色。 青岛市的领导告诉记者,城市间的竞争,最终表现为核心竞争力的竞争。青岛的最终目标,是要塑造一个创新型城市,包括管理的创新、体制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和文化的创新。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固然与所处的地理位置等“硬件”有关,但核心还是后天形成的由创新因素构成的“软基础”。 从2005年开始,青岛市委、市政府从财政预算中专列2个亿,对已确立的或有预期前景的产业以及具备创新能力和项目优势的企业进行攻关,在允许“同比例损失”的前提下,宽容失败,鼓励创新。 而青岛的企业也十分“争气”。继海信集团成功研发出我国第一款数字芯片,结束了7000万台彩电无“芯”的历史后,海尔的“防电墙”和“双动力”两个产品标准,又率先成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到目前为止,青岛拥有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的数量,居全国城市第一。2005年,青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历史性地突破1800亿元大关,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3%。青岛以占全国1.11%的土地面积和0.56%的人口,创造出占全国1.59%的生产总值和1.85%的财政收入。 青岛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