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千个汉字,二、三十个明星偶像,几首流行歌曲和几本武侠小说,几乎成了许多中国青少年“精神库藏”的全部。吃着肯德基、麦当劳、喝着可口可乐、看着“哈利·波特”长大的中国年轻一代,你们还有自己的文化性格吗?长大后的你们是姓“中”还是姓“西”?
不能让中国新生代姓“西”!今年“两会”期间,这样的呼声更响了,为此奔波的代表委员更多了。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呼吁把中国传统文化正式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生存智慧的结晶,把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写得清清楚楚。
“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是因为有中国传统文化。”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
是啊,读了十二年书的高中毕业生,连中国字都写不好,许多青少年甚至不知孝道为何物?现在孩子们每天挂在嘴边的词是“超女”、“PK”,如果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不知道周杰伦那就要受全班歧视,但说起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提起《论语》、《春秋》就一脸茫然。
中国不缺为振兴传统文化而热情奔波的学者,也不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以及课外读物里《论语》、《庄子》等的经典片断,都有收录。
为何一些青少年还是会感到茫然、不知所云?原因可能很多,但是如今学习的功利化倾向责无旁贷。学习为了什么?不仅是学生,可能很多家长都认为,目的只有一个:考试!
多年来一直“呼唤中华文化复兴”的香港委员张国良认为,我们须充分认识弘扬中华文化在对抗西化浪潮方面的重大意义,解决文化的“战略性短缺”;需要加大国家及各级政府对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需要解除思想框框,重视民俗文化;需要利用我们自己的儒、释、道等宗教文化,对抗西方宗教文化的渗透。
看来,弘扬中华文化还不是一个“考试”问题难解决,要走得路还很长,但有不让中国新生代姓“西”的决心也是前进了一大步。(记者 周建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