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 各方评论

中非关系新时代社论:中非共赢的广度和深度

2006-11-03 10:08:44 第一财经日报
   
 

  中非共赢的广度和深度

  中非关系新时代系列社论之二

  北京时间10月31日凌晨,由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和所属的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中标的尼日利亚铁路现代化工程项目签约仪式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举行。 该项目总投资达到83亿美元。由中国承建非洲最长的现代化铁路,被认为是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献上的一份贺礼。

  在即将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还将有中非之间更多领域中的合作项目签署仪式。各类合作项目,将与峰会上的其他活动一起,生动地诠释着中非之间的深厚情谊。中非之间的友好合作和交往,也有力地驳斥了所谓的“新殖民主义”言论。

  回顾过去,中国和非洲有着相似的历史命运,都曾经备受蹂躏。而今天,中非在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促进文化交流等许多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社会发展和经济合作等领域强烈的互补性,吸引了中非双方互相接近。这种接近,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强势要求,而是基于双方互惠互利这样一个最本质的缘由。

  在历史上,非洲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统治。殖民主义的特点是并吞性的征服和文化的单一性——对比起来看,中国对于非洲在文化上重视互相借鉴,吸取对方精华,在经济发展方面重视互惠互利,而全然没有任何“征服”的意味。“一个给你鱼钩并将技术传授给你的人,肯定是真心希望你不再挨饿的朋友。”乌干达贸易国务部长万布齐·加加瓦拉曾说过的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新殖民主义”论不过是个伪命题。不过,万布齐没能说出来的另一层意思是,“授人以渔”者在帮助对方的同时,也可在这个池塘中收获更多。

  互利的合作,才能是长久的合作。这是一个朴实的道理——小到个人之间的经济往来,大到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都遵循着这个基本的规律。从这个规律延伸出来看,中国在许多方面给予非洲的支持和帮助,固然因为双方长久以来的深厚情谊,但更因为那些来自中国真诚的帮助,在改善非洲民众的生活处境,帮助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反过来促进中国自己的发展。也正因为是互利的合作,双方的交流真诚自然,而不必虚伪应付。

  回溯中非开启外交关系之后的50年里,中国给予了非洲许多实际的帮助。即使是在中国自身条件尚不宽松的年代里,也同样尽己所能,急非洲朋友之所急,并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上世纪70年代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这条铁路至今仍在当地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自身国力大大增强之后,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力度也在加强。数据显示,迄今中国减免了非洲31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到期债务158笔,共计约109亿元人民币;1956年至今,中国在援款项下帮助49个非洲国家建成了720多个成套项目,如此等等。事实上,在近些年中非之间经贸合作继续深入的条件下,中国对非洲帮助的领域也在拓宽——从贸易政策、关税优惠、金融支持、扶贫以及项目合作等方面,都体现出来自中国帮助的深度与广度。

  比如在关税方面,从去年开始,中国给予多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出口零关税的优惠政策。又如在贸易政策上,中国体现出了明显的让利特点,即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优先考虑非洲的需求,着眼于壮大非洲的经济实力。中国领导人还明确要求,在非洲的中资企业要注重工程质量和效益,注重保护环境。

  中国对非洲长期的帮助,促进了非洲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一种双赢的效应也开始显现。中国的企业在非洲大陆发现了更多的商业机会,而无论是中非之间的贸易或者是直接投资,都有助于改善非洲目前在经济全球化中的边缘化处境。另外,在资源的合作方面,非洲目前资源总体开发水平和有效利用率均十分低下,许多非洲国家冀望通过初级产品出口获取发展资金。而中国经济发展却面临着巨大资源需求,双方合作互补的空间十分广阔。这种合作,对于双方来说都是真诚而具有积极意义的,因而也就容易取得双赢效果。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明天就将开幕。这次论坛的主题定为“友谊、和平、合作、发展”,寓意明显——这表明会议既要谈友谊,又要谈合作,而承载着双方友谊的合作必将是互惠互利的。我们也预祝一个成功的峰会在北京举行。

  编辑: 栾晓磊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