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 重要文件

江泽民在第1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讲话

2006-11-02 14:08:0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

  尊敬的埃亚德马总统、布特弗利卡总统、奇卢巴总统、姆卡帕总统、萨利姆秘书长,

  阁下们,

  女士们,先生们:

  在美丽的金秋十月,我们相聚北京,举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二000年部长级会议”。这是中非关系史上的一次创举。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远道而来的各国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千年更替、世纪之交,中国和非洲都面临着争取更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双方深入探讨如何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必将对中非关系的跨世纪发展,对促进南南合作和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二十世纪,中国和非洲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谋求和平与发展,中国人民和非洲各国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在推动各自国家的历史进步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在各自的战线上英勇战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非洲人民砸碎了历时几个世纪的殖民统治的枷锁,赢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并在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逐步探索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并沿着这条道路胜利前进。

  回顾百年历史,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珍视独立,热爱和平,渴求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正是由于包括中国和非洲各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不懈努力,世界和平力量不断增长,世界发展事业进展显著。

  当今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以信息科技和生命科技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各国的合作与交流日益广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展现出光明的前景。

  但是,世界的发展极不平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利益的任务依然艰巨。南北之间贫富差距越拉越大,而且在科技领域的差距也迅速扩大,出现了令人忧虑的“数字鸿沟”。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贫困和落后,加上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潜在的民族、宗教和社会矛盾被激化,不断出现冲突与战乱,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严重受损。

  造成这些状况的根本原因是,现行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存在许多不公正、不合理的因素,不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解决,不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在人类即将跨入新世纪之际,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呼声。让我们拿出智慧和勇气,为推动建立这种新秩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团结奋斗,携手共进。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非统宪章的原则和精神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应成为国际新秩序的政治基础。在各国人民形成共识的前提下,还应根据世界的发展变化确立一些反映时代精神的新原则。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应该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和贫富,相互尊重主权和独立,这对于维护世界和平是极其重要的。各国有权根据自身的国情决定发展道路和模式。任何国家都无权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给其他国家,更无权对其他国家的内政指手划脚。维和活动,必须坚持征得当事方同意、中立、非自卫不使用武力以及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等基本原则,必须坚持维护和平的目的,不能成为谋求私利的工具。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应该保障各国享有平等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世界发展的主题是各国人民,世界的管理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参与。应该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商解决国际问题,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联合国的积极作用应大力加强。发展中国家及其国际和地区性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也应得到加强。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应该保障各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特别是要保障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对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至关重要。发达国家应该切实减免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帮助发展中国家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强人才资源的开发,逐步缩小南北在经济、科技等各方面的差距,而不是只从发展中国家谋取资源、市场和利润。国际社会应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改革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体制,切实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应该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的历史、文化和发展道路不同,不同民族和文明之间必然存在差别,也各有自己的优势。这是世界充满活力的根本原因。只有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各个民族、各种文明才能和谐相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得益彰。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应在彼此尊重、平等对待、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实现共同进步与提高。彼此的不同和差异,应成为促进共同发展的动力。这样,世界文明的百花园才能异彩纷呈。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经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只要包括中国和非洲在内的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一个能够充分反映各国人民要求与愿望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就一定能够建立起来。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和非洲都是人类古老文明的发源地,双方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我国老一辈领导人和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们,共同缔造和培育了伟大的中非友谊,中非人民的友谊有着深厚的基础。半个世纪以来,双方高层领导人互访频繁,中非人民的友谊与日俱增。我们在国际事务中一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同情、相互支持。在政治、经贸、科技、文教、卫生、体育和社会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平等互利、富有成效的合作。中非在长期友好合作中,孕育了许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为了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里,我提议,中非双方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共同作出努力。

  一、加强团结,积极推动南南合作。南南合作是发展中国家迎接国际形势变化以及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充分发挥自然和人力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各自的生产和科技潜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各发展中国家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实力的增强,是它们加快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促进对话,努力改善南北关系。世界的繁荣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需要世界各国共同作出努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开展对话,消除偏见,求同存异,相互尊重。发达国家应充分考虑和照顾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投入和技术转让,帮助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缩小南北的发展差距,改善南北的政治经济关系,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基础。

  三、积极进取,平等参与国际事务。中国与非洲国家应在双边和多边领域加强磋商、协调、合作,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的管理和国际规则的制定,促进国际政治、经济、金融、贸易体制的改革,让世界更多地听到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创造公平的国际环境,使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得到真正的维护。

  四、面向未来,建立中非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中非之间建立更加密切的友好合作关系符合双方人民的利益,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我们要通过各种交往,特别是双方高层领导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加深相互了解和信任;要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挖掘双方经贸合作的潜力,拓展新的合作方式和领域,逐步形成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中非经贸关系新格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开展中非之间全方位的友好工作,特别要加强对年轻一代的教育,使中非传统友谊代代相传。

  女士们、先生们,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一项惠及全人类的美好事业。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坚持不懈,我们共同争取的伟大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共同促进的崇高事业就一定能够成功。

  谢谢大家!

  编辑: 曹亮
 
 相关新闻
· 北京峰会宣言:中非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闭幕 通过宣言和行动...
· 胡锦涛等宣读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全...
· 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是中非双方的共同愿望
·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世界和平的重...
· 与会代表就发展新形势下的中非关系达成广...
·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宣读仪式举行
·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圆桌会议
· 胡锦涛设宴欢迎非洲客人
·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