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9 15:36:00 作者: 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11月9日电 随着加拿大华人移民越来越多,中医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中医在获得主流社会认可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立法管理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安省中医师及针灸师管理局过渡委员会并未打算接受整个中医,只打算将针灸纳入西医体系之内,而这将既不利于中医的发展。对此,加拿大《北辰时报》刊文指出,为中医立法,如果不按中医本身完整的体系来管理,势必影响中医的未来,也会威胁广大患者的安全。
文章摘编如下:
在加拿大,中医市场不断扩大,逐渐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但安省中医师及针灸师管理局过渡委员会(以下简称过渡委员会)只承认针灸的做法,与安省中医联合会产生了严重分歧。安省中医联合会多次举行维权抗争游行示威,并向省卫生厅递信,要求在立法上接受整个中医,因为这不仅是关系到中医的生死存亡,更将关系到广大病患的健康安全。
接受针灸还是接受整个中医?
加拿大中医学会会长、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加拿大中医药分校校长、北京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袁晓宁中医师认为,中医是建立在东方文化的基础上的,西医是建立在解剖的基础上的。说白了,中医和西医是建立在不同的文化基础上,现在要立法,就面临着一个问题,是按中医的本身完整的体系来管理,还是在西医的理论基础上,简单接受中医的针灸。这是一个要发展什么样的中医的问题,是一个原则的问题。
袁晓宁表示,中医体系包括三大方面:针灸、中药、推拿。现在的安省卫生厅的个别领导及其领导下的过渡委员会认为,把中医的针灸纳入到西医的体系内,发展一种称为是解剖针灸这样的一种医学,而不是接受整个中医。他们对真正的中医并不感兴趣。以发展中医为幌子,把针灸和他赖以生存的中医理论体系相割裂,这样会限制中医的发展,这样的发展思路,最后的结果是肢解了中医。
笔者曾就中医的穴位问题问过一位资深的中医师,他告诉记者中医的穴位是中国古人在练习气功的时候发现的,而对于什么是气?他认为,用现代物理学来解析就是一种能量。西医重视物质层面的东西,而中医既重物质更重能量,中医的血就是物质层面的东西、气是能量状态的东西。西医研究的是死人,是从解剖开始的。而中医研究的是活人,是有生命的活的有机体。中医的核心思想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阴阳平衡。针灸的发展最早是古人发现当身体的某个部位不舒服用石块去敲打,气血运行就会通畅,人就会变得舒服,后来发现用热的石头效果更好,再后来发展到用针刺。从总的来说,中医比西医要先进一千年。用“气功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来表述一点也不过分。中医重整体,西医重局部。中医治本、西医治标。中医的精华是中药汤剂。一个好的中医师可以用汤剂解除病人的各种病痛。针灸只是中医的一个组成部分,部分不能代替整体。
当然西医也有它的优势,西医用高科技来进行诊断,急诊手术,防疫等方面优越性都是大家承认的事实。
在谈到中医和西医的结合问题上,袁晓宁认为,国内讲的中西医结合,讲的是融合,也就是发挥各自的长处。而按现在过渡委员会的做法则是“废医存针”,就是废除中医保留针灸,这是非常危险的。这不仅是使现有的中医师面临一个失业及生存的问题,更是一个广大患者能不能得到好的正规的医疗服务的问题。
希望当选议员教委为中医说话
在谈到本次多市市选有16位华人当选,袁晓宁说:“当选华人议员教育委员应该为华人谋利益,为华人说话。任何一个议员,应把华人的意见带入主流社会。我们中医为华人议员当选做了很多工作,现在的当选市长重视华人利益,对中医表示支持所以我们选他。华人议员不能当选以后,对本族裔的利益不闻不问。”
在谈及有人认为华社议员不能只关注华人自身利益,而更要关注整个社区的利益才符合加拿大的多元文化精神时。袁晓宁表示,华人议员关心华社利益和加拿大的多元文化精神并不矛盾。现在的情况是华人的利益不是被过分关注了,而是关注的远远不够。假若每个族裔的议员代表都能把本族裔的意见带到了主流社会,那么加拿大才真正的体现了它的特征。华人议员不能在竞选时说自己是华人,当选后却以关心整个社区利益为借口,置华社利益于不顾。那么这样的议员,本身就不合格。那我们华人为什么要选你。中国的文化发展了,加拿大的多元文化这个大花园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袁晓宁表示,安省中医联合会的目的就是希望政府以市民的利益为重,选拔真正有能力的人来完成中医的立法,好好地了解中医,使中医能安全、有效地为病人服务,建立起能达到这个目的的标准。
另据相关报道,加拿大安省中医师及针灸师的注册条例草案9月2日正式出炉。管理局注册总监张关亮冰称,今次经修改的草案,比在今年3月推出的初稿,加强了弹性。现正展开60天的咨询期。与这个草案相关的专业操守条例草案也一并进入咨询期。
安省中医联合会则发表声明,除了继续质疑过渡委员会本身的合法性外,并表示不会承认委员会所制定的所有条例,将会继续他们的反对及抗争活动。
但愿经过协商抗争,安省能制订一部既能发展中医,又能很好代表病患利益的法律。(余香国)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