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2 06:37:00 作者:邓杭 来源:京华时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谈自己的工作态度时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概括今后工作时说
行百里者半九十
—谈宏观调控绝不能半途而废时说
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
—回答记者﹃什么是快乐﹄问题时说
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
—谈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的问题时说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谈到两岸合作问题时说
以上为温总理在历年两会记者会上引用过的诗文。
本报讯 自2003年温家宝就任总理以来,在记者招待会等公开场合,经常引用诗文来为自己的讲话做注脚。近日,一本结集了温总理在公开场合引用过的诗文的图书——《温文尔雅》公开出版。该书面市后,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关注和热议。昨天,记者专访了该书的主编、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汪龙麟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厅副主任何长江,对该书进行了全面解读。
《温文尔雅》全书分为“诗”和“文”两大部分,共有103篇,包括31篇诗,72篇文。该书以温总理在不同场合引用的一百多首传统诗文名句为题,详细解读温总理引用的语境和环境,以文学赏析的形式解读其背景出处,既有对文本的知识性分析,又有对原文义理的评述与阐发,展现了古典诗文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魅力。
本书的主编汪龙麟教授表示,希望借此书可让读者领略到一个大国总理的文化底蕴和语言魅力,体会到东方古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同时激发广大民众对传统文化著述的阅读激情和探索兴趣。
一篇书评写道,温家宝总理被许多媒体和群众称为“诗人总理”,他在各类讲话中对诗文的灵活运用,充分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熟练运用本民族的传统智慧应对处理各类事务的能力,也为他所引用的诗歌赋予了时代新意。
■疑问 1
诗歌《仰望星空》未被《温文尔雅》一书选录的原因是什么?
《仰望星空》未被收录缘于是原创
2007年9月,温家宝总理在《人民日报》发表诗歌《仰望星空》,引言提及他在同济大学的一次演讲,“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这首诗歌在青年学子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但是该诗歌并未被《温文尔雅》一书选录。
后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布将校歌正式确定为《仰望星空》,选择温总理的诗歌作品《仰望星空》为歌词。2010年的北京高考选取温总理诗歌为作文题。
该书总策划、中国画报出版社编辑孙左满表示,图书选录的标准为温总理在公开场合引用的,而《仰望星空》为温总理原创诗歌,因此未将《仰望星空》选入。
此外,孙左满还表示,温总理引用的名句主要出自中国古典诗文,因此少数被引用的国外诗文并未被选入《温文尔雅》。
■疑问 2
一位教授曾说,总理引用诗文的百分之九十五是教科书没有的,如何理解这句话?
总理引用的诗文可丰富学生视野
2007年5月4日,温总理来到中国人民大学,与青年学子们共度五四青年节。在人民大学图书馆回答同学们的提问时,温总理针对有同学问及自己在谈话中引用古诗文时说,“我在网上看到,沈阳师范大学有位教授曾经把我前四次记者招待会引用的古代诗文统计了一下,说‘总理引用诗文的百分之九十五是教科书没有的,这应该引起我们教学上的深思’。”
汪龙麟教授认为,总理的这番话令人深思,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反省教科书的编写。因为,教科书的编写是着眼于知识体系的科学
合理,强调的是学生对传统文化基础知识的掌握。温总理引用的很多诗文,出典甚为广泛,是需要课外广泛阅读方能了解的。
汪龙麟教授表示,但是,从另一角度看,温总理在不同场合对这些古诗词的引用,其解读的视角和运用的方式,作为范例用来启发我们如何学习和运用古代诗词是很有意义的。由于大多数诗文是中小学教科书中未收录的,因此《温文尔雅》一书对于丰富中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和阅读视野也有较大意义。
>>出版故事
十审十校保证内容准确
《温文尔雅》的编写工作自2008年7月启动,历时两年才正式出版。谈及出版策划过程,孙左满表示,由于涉及国家领导人在各类场合的讲话,内容上要求高度精准,因此出版社是相当谨慎的,不仅邀请了高校的专业教授进行编写解读,还邀请了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相关领导进行把关审核。孙左满说,“一般图书出版只需三审三校,而《温文尔雅》的出版则经历了十审十校”。
孙左满表示,《温文尔雅》的出版过程总体较为顺利。为了慎重起见,图书样稿出来后,还特地邀请相关部门进行审核,之后才正式出版印刷。值得一提的是,该书还邀请到国务院相关同志作序,以及著名书法家林岫题写书名。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厅副主任何长江表示,之所以担任该书主编,是因为《温文尔雅》是本知识性读物,有利于古典文化的传播与普及。由于日常事务繁忙,编写工作都是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完成的。他说,“在编写过程中,主要是从学者的角度,并结合工作经验,对图书内容进行整体上的把握。”
忍痛割爱删除几篇诗文
汪龙麟教授表示,《温文尔雅》的编写过程中,主要遇到了三大难题。一是如何解读温总理引用的诗文。尽管关于温总理引用诗文的报道较多,但图书不是材料的简单摘录,而是有其内在的逻辑以及独特的视角。因此,图书分为“诗”和“文”两类后,再按照诗文的年代顺序进行编排。
其二,引文的出处力求准确、有据可靠,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工作量。汪龙麟教授说,“书中引用的每一句诗文都是有出处的,都与相关著作仔细核对过。”可惜由于篇幅所限,引文的详细注释并未全部刊登,“但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确很用心”。
汪龙麟教授表示,此外,编辑“催书”很急,要求严格,审稿、校对后,部分内容推倒重写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经常接连几个晚上赶书稿,非常辛苦”。
目前,《温文尔雅》一书已顺利出版,但汪龙麟教授表示仍有遗憾。他说,成稿时有30万字,由于篇幅所限,出版时只好忍痛割爱,删除了几篇诗文,出版时是26万字左右,“希望将来再版时,能够把这几篇也加上,如再配上插图的话就更好了”。
【诗文例举】
“多难兴邦”
2008年5月12日,一场震动整个亚洲的大地震突如其来,顷刻间,城镇变成废墟,成千上万鲜活的生命被吞噬。5月23日上午,已经几次奔赴灾区的温家宝总理,又来到设于四川长虹集团培训中心院子里的北川中学临时学校看望师生。在一间教室里,温总理拿起一支白色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四个大字:“多难兴邦”。他说:“我们要记住这四个字。相信经受过灾难的同学会更加努力。将来会有一个新的北川中学。它将不仅是一种纪念,更是地震灾区人民和全国人民精神的一种象征。”
“多难兴邦”出自《左传·昭公四年》,晋国大夫司马侯提出“多难以固其国”的主张,他的思想精髓超越了那个时代和争讼纷纭的诸侯之战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后世的有识之士对其作了进一步提炼和概括,将它表述为“多难兴邦”。提炼后的表述,文字更为简洁,寓意也更为鲜明。
2008年5月23日,在灾后临时搭建教室的黑板上,温家宝总理用白色粉笔又写下了这四个苍劲大字,他是在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向世界人民表达灾后重建和发展兴邦的信心和决心。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