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9 13:24:00 作者: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06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经济犯罪案件35.1万起,挽回经济损失1717.4亿元
共破获商业贿赂案件480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3.35亿元,查处涉案人员4300余名
不断加强与境外执法部门的协作配合,从20余个国家、地区缉捕经济犯罪逃犯250人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副局长刘文玺11月17日在媒体记者见面会上介绍,我国经济犯罪案件总量持续攀升,2000年以来年均增幅达9.2%,今年前三季度,经济犯罪案件增幅达到19.9%。
“总量上升,增幅拉大。”刘文玺说,经济犯罪逐步成为主流犯罪。
经济犯罪呈现四大特征
有的案件涉及人员数十万、金额数十亿元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管理中漏洞和薄弱环节大量存在,诱发经济犯罪因素增多。据介绍,经济犯罪呈现以下特点:
涉众化倾向增强。非法集资、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呈明显增多态势,涉案人员多,主体多元化,组织性强,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2009年,全国共立非法集资案件2641起,同比增长56%;立传销犯罪案件2618起,同比上升106%。从已查获的此类案件看,有的传销、非法集资案,涉及人员数十万,涉及金额数十亿元。
职业化特征明显。近年来,假币、假发票、假银行卡等犯罪不断增多,许多犯罪分子以此为谋生手段,按血缘、地域关系结成职业犯罪团伙,制造、仓储、运输、销售“一条龙”,形成非法地下产业,严重破坏金融财税秩序。去年以来,广东、河北等地先后查破多个制售上亿元假币和上千万份假发票窝点。
网络化趋势加剧。近年来电子商务交易额大幅上升,一些电子商务网站成为经济犯罪的渠道,利用网络传授犯罪方法、销售犯罪工具、骗取群众钱财等问题不断增多,社会危害放大。2009年查办的“世界通”公司网络传销案,非法获利10多亿元,参与者达数万人,遍布全国各地。
复合化形态突出。经济犯罪与行政违法、有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等交织,境内境外犯罪交织,表现形态更加复杂。特别是,经济犯罪往往与腐败行为紧密相连。
据介绍,经济犯罪加剧腐败行为,腐败行为又为经济犯罪提供“保护伞”,尤其是商业贿赂等犯罪容易滋生行业“潜规则”,败坏社会风气,危及诚信体系建设,社会影响恶劣。
警务协作增强打击合力
结合专项行动推进经侦区域警务合作
从犯罪类型和涉及领域看,经济犯罪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由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蔓延趋势明显。伴随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逐步推进,骗取医保、社保资金案件频繁出现;伴随证券、期货等新兴市场的发展,非法证券、内幕交易等犯罪行为日益增多。与此同时,经济犯罪的跨区域的特点更加明显。
对此,2006年5月,国家在公安部设立了打击经济犯罪协调会商机制办公室,由14家单位联手防范和打击经济犯罪。同时,公安部还先后向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国家税务局、银监会派驻了联络员,进一步密切了刑事执法与行政执法的衔接。
“结合专项行动推进经侦区域警务合作。”刘文玺说,这避免了“这里打跑那边去,那边打跑这边来”的局面,有效解决了跨区域办案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在打击假币犯罪“09行动”中,以广东为主战场,形成全国联动、区域互动的大围剿局面。今年8月,上海、天津、河北、云南等地经侦部门联手行动,捣毁制造假发票窝点29个,缴获假发票800余万份,彻底摧毁了一个制售假飞机票的职业犯罪网络。
与此同时,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下,经济犯罪国际化特征越来越明显,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面临更高挑战。对此,在公安部的统一领导下,全国公安机关不断加强与境外执法部门的协作配合,加大境外缉捕与追赃工作力度。
瞄准群众反映强烈问题
派出所拟可接报简单经济犯罪案件
当前,通过手机短信兜售假发票等问题又有增多,显现屡打不绝的态势;有的经济犯罪利用网络实施,其服务器和银行账户均在境外,“两头在外”增加了打击难度……
谈到打击经济犯罪下一步工作,刘文玺表示,要始终将打击锋芒对准危害经济安全、破坏市场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经济犯罪,始终将打击目标瞄准侵害群众利益、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群众生活的严重经济犯罪,更加注重“合成、靠前、准确、深度、延伸”地打击,努力提升侦查破案水平和打击犯罪质量。
另据了解,为方便群众报案,及时破案,对一些涉案金额小、案情简单、事实清楚的经济犯罪案件,下一步有可能让派出所接手处理。与此同时,还要将经侦基础工作融入派出所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的优势,开展经济犯罪线索搜集、案件防范、重点人员控制等。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