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08 07:34:00 作者:陈伟光卞民德马跃峰刘先云 来源:人民日报
新闻回顾:党报撰文分析菜价上涨:挤掉流通环节不正常加价
沉寂多年的“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再次发力,最近各地菜价纷纷高位回落
成本是涨价的重要因素,若市场参与方的合理利润得不到保护,就可能供求失衡导致物价反弹
“前两个月,我到超市要买100多元菜才能将家里冰箱填满,最近买同样多的菜花费不到60元。”12月4日上午,海南省海口市民陈杰在超市买菜时感受到菜价回落带来的实惠。和10月份强降雨灾害期间相比,海口市瓜菜价格每斤普遍下降1到1.5元。
11月20日,国务院出台《关于稳定消费品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沉寂多年的“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再次发力。各地也纷纷出台物价调控措施,部分消费品价格随即回落。但从长远看,如何巧用“市场”与“市长”这“两只手”调控价格,值得进一步完善、细化。
各地菜价高位回落,白萝卜、青菜的降幅均超30%
随着本地蔬菜大量上市和各项调控措施的落实,目前江西省内的蔬菜价格已经普遍高位回落。在列入监测的14种蔬菜中,价格月环比9降5升,初步改变了10月份同比全部上涨的态势。其中,黄瓜、包菜价格降幅达10%以上,白萝卜、青菜价格降幅均超过30%。
山东省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蔬菜价格监控也显示,11月份,重点监控的蔬菜价格呈现下跌趋势。一个多月来,大多数蔬菜价格呈下降趋势。如油菜,从11月第一周的每公斤均价2.77元跌至第四周的每公斤1.14元。月初,油菜最高价卖到每公斤4.33元,月底最低价则卖到每公斤0.5元。
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总经理时来滨分析,进入11月中旬,各种蔬菜的价格开始回落,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保障蔬菜供应,稳定蔬菜价格。比如为运输蔬菜车辆开通绿色通道,免收过路费,降低了销售成本;二是各类蔬菜进入生产旺季,品种丰富,产量较大。
尽管调控已初见成效,但还是有许多受访市民担心,随着元旦和春节的临近,市场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各类消费品价格可能反弹,政府稳定物价仍然任重而道远。
控制菜价要从源头供给入手,尽量保证农民收益
在许多市民对政府用行政手段干预物价满怀期待的同时,也有一些专家表示,目前的调控还面临着不少两难的困境。
流动性过剩成为众矢之的。为此,国家今年已经加息一次,并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年内国家再次加息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些紧缩政策必将对并不“强壮”的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保民生的同时如何保增长,显然是道难题。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的企业经营状况并不乐观。一季度全国24个地区工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02.6%,但这一指标上半年下降至71.8%,前三季度下降至53.5%。特别是生产资料价格增长速度超过终端产品价格上涨使许多企业陷入困局。
除了流动性收紧可能面临的两难困境外,调控物价还面临着如何平衡农民增收与保障居民生活的两难处境。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在2010年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表示:“目前我们正在碰到的,一方面我们城市人觉得价格高了,通货膨胀上去了,所以舆论非常的强烈。另一方面从农民的角度来说,我们用行政手段把这些价格压过来,农民认为吃亏。我们现在如果按照这种模式,用行政手段把这个通货膨胀压下来,城里人高兴了,但是可能伤害的是农民这个弱势群体。”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所长袁红英认为,从长期来看,如果农产品价格不能有效提高,会影响到农民的增收和种植积极性,农民和市民的利益冲突在这轮物价涨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面对市民和农民的利益权衡,一些专家认为,当前控制物价还要注重从源头供给着手,特别是在部分农产品价格已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下,要尽量保证农民收益,防止明年因种植积极性下降导致价格更剧烈的波动。
行政调控非常必要,但要充分考虑市场的自我调节
不少专家认为,物价上涨对城市居民造成的影响,可以通过必要的物价补贴方式来解决。12月15日开始,江西省将按照城市对象每人每月15元、农村对象每人每月10元的标准,一次性发放共计3个月的价格临时补贴资金。
对此,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彭迪云认为,行政调控非常必要,但也必须充分考虑市场的自我调节,绝不能越俎代庖。“既要排除游资的炒作,更要在降低流通成本、减少流通费用上下功夫。基本的原则是多渠道、少环节、简手续,减少中间盘剥。”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温桂芳认为,成本推动是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有统计表明,由于原材料价格和工资调高,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今年前三季度,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增长18.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8%,企业成本压力在加大。而目前我国的调控措施主要针对流通环节,特别是流通的终端环节,如果上游环节的生产成本得不到控制,市场参与者必要的利润就不能得到保护,供应必然会减少,因此可能出现物价反弹,宏观调控的效果难以持久。
12月6日,国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再次普涨,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主要上市商品大多收红,跟踪主要上市商品价格表现的商品指数继续小幅反弹,连续第六个交易日上涨。
面对上游价格的反复波动,“市长”和“市场”这“两只手”如何联手调控涉及千家万户的消费物价,是宏观调控亟待深入研讨的重大课题。
作者:陈伟光 卞民德 马跃峰 刘先云 (来源:人民日报)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