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11 14:47:00 作者: 来源:新京报
2011年头两个月,加息步步紧逼,房产税“敲山震虎”,在“最严调控”升级的压力下,楼市步入降温通道:1月成交显著萎缩,春节楼市跌入“冰点”。新一轮调控高压下,多方期盼楼市会出现“合理调整”。“春节交易骤降,只是楼市降温的开始。”有关人士表示,随着紧缩政策陆续执行到位,调控“战果”有望扩大,今年房价将得到一定遏制。
但在调控中如何防止伤及“合理需求”,成为另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楼市调控重压之下“走低”
1月部分城市住宅成交量环比跌幅超50%
跨年的楼市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去年12月底还火爆异常,但自今年1月后便直线下行,春节期间更是陷入谷底。
上海永庆房屋的数据显示,1月份上海一手住宅成交量环比下跌23%;均价为22992元,环比下降5%。1月份上海有34个住宅项目开盘,环比减少47%。
一些住宅中介业务员说,因为二手房业务清淡,春节前许多业务员提前回老家过年。“今年春节,实际签约量较去年同期下降四成左右。”北京“我爱我家”副总裁胡景晖说。2月1日至9日,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系统因春节放假而关闭,新盘审批上市陷入停滞,这意味着2月上旬北京几无新盘入市。
上海、北京的情况颇具代表性。据数据显示,今年1月监测的30个城市中,有23个城市一手住宅成交量环比下跌,其中15个城市跌幅超过20%,大连、长沙、包头等跌幅超过50%。
业内人士坦承,春节期间楼市遇冷仅仅是个开始,在政府持续调控的预期下,市场供求双方的观望情绪将进一步蔓延。“从趋势看,春节后市场将陷入持续低迷,预计3个月内成交量可能下降六七成。”上海中原地产区域总监范成章说。
但调控政策显效有一个“滞后期”,短期内房价还难有明显松动。有关人士认为,交易量的下降能否转变为实实在在的房价下降,将取决于“最严调控”政策的持续性和执行力。
今年楼市调控将进一步升级
离预期目标尚有距离,提出限购城市预计翻番
种种迹象显示,因为楼市调控离预期目标尚有距离,2011年的调控进一步升级。
根据“国八条”要求,限购令将覆盖全国,有望直接阻断部分不合理购房需求。目前,明确提出将实行限购的城市已达36个。按照新一轮调控政策要求,实行限购政策的城市预计还要翻一番。
与“限购”相比,“停购”政策更成为楼市“利剑”。上海2月1日出台调控细则规定,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户籍居民家庭等,“暂停在上海向其售房”。
除了行政手段调控,购房信贷再度“卡紧”。“二套房首付六成、贷款利率1.1倍”的新规已开始实施。实际上,首套房贷也告别优惠利率。
在中央政府的调控之下,地方政府将承受更大压力。根据国务院要求,各地将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未完成相关目标的地方政府,其负责人将面临问责。严令之下,新一轮调控政策的执行将更为扎实,“奏效”也当更为明显。
“今年楼市降温程度将明显大于去年。”某房地产业内人士表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预计在二季度出现同比负增长,年内多个月份房价会出现环比负增长。部分房价偏高的大城市,房价将出现一定幅度的“合理调整”。
部分合理住房需求受影响
买房门槛明显提高,房租价格大幅上涨
记者采访发现,在房地产调控下,一部分合理的住房需求也受到一定影响。高房价短期内难以松动,而信贷成本、购房门槛显著提高,房租价格也大幅上涨。
上海白领陈树哲一直盼望能在房价下降时买房自住,不过他发现眼下买房门槛明显提高了:首套房贷85折利率优惠已取消,商业房贷和公积金贷款利率一次次提高。他算了一下,“叠加”效应之下,现在申请100万元、20年期限的房贷购房,月供要比去年上半年高出数百元。
而推迟购房,又不得不承受房租的上涨。近期,一份对全国31个省份4060名租房者的调查显示,81.6%人的觉得去年房租上涨幅度较大。由于调控持续、需求增加等因素,今年房租预计将继续上涨。
“加息通道中,未来还款压力会继续增加,经济能力弱的首次置业群体将面临更大考验。”上海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总监宋会雍说。今后调控需要理顺需求结构,针对自住需求和投资、投机需求的不同特点“区别用力”。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授张孝德表示,今后楼市调控,一方面要切实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增加对自住性需求的有效供给。另一方面,在炒房资金逐步离场后,应逐步改善调控手段,努力使居住性需求成为楼市的主导力量,真正走出房价“蹦极”的怪圈。 (据新华社电)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