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启富及飞行员刘欣,女儿司惠晶接受新华军事专访。
飞行员眼中的司启富:是慈父也是朋友 新华军事:在飞行员和女儿的眼中,司团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刘欣:团长在平时的训练中对我们比较严格,生活中比较关心。我们的年纪和他女儿相仿,所以我们首先感觉他像一个慈父,像一个父辈。其次,我们也是很好的朋友,他像我们的老大哥,对我们疼爱有加,而且几乎对我们每名飞行员的家庭背景、个人情况、飞行技术都了如指掌。第三,他是我们的领路人、领头雁,在工作上、训练上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哪怕是很小的错误,也对我们非常严厉,他会做很多工作,要求我们改正。
新华军事:在刘欣眼中,司团长像一个慈父,又是要求很严格的领航雁。那么在女儿眼中,父亲是一个慈父的形象吗?
司惠晶:是的。我爸爸对工作要求都比较高,各个细节都抠的比较细,但是平常生活中他又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物质生活要求并不高。
新华军事:平常父女俩的交流多吗? 司惠晶:平常接触就比较少,他工作比较忙。
新华军事:我听说司团长一年365天,大概有360天都不在家里? 司惠晶:基本上是这样。
人生选择:在艰苦当中磨练 新华军事:对于司团长来说,您的人生经历了三次选择,能不能给我们讲讲这三次选择?首先,您是怎么走上飞行员的道路的?
司启富: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从懂事开始,就对当兵非常向往,对当飞行员更向往。我在上学的时候,就想当一名军人。当时我们感觉戴上一顶黄军帽,穿上一身黄军衣,脚下穿上一双解放鞋,非常自豪。但是没有想到,我飞行员体检合格了,当时心情非常高兴。
到了部队以后,应该说变化是比较大的。经历的事情也比较多。一开始分配到武汉,又分到陆航。陆航组建的时候条件比较艰苦,住的地方只要一下雨,水就很深,有时候穿着雨鞋都走不过去。
到北京以后,条件好了,又成立了新的团队,又到了南边去。南边是营区比较老旧,又要重新盖,生活条件又非常艰苦。所以自己想想,一生当中经历的几次重大选择,都是在艰苦当中磨练出来的。
新华军事:从北京到南方去,这个选择您是怎么做出的?是不是有很多人不理解? 司启富:当时也有领导找我谈过这样的问题,比如说在北京发展空间大啊,这里是首都,无论是小孩上学、爱人上班,还是个人的发展空间,都比到新的单位要好。但是作为新组建的团队,地处军事斗争的最前沿,它需要人。作为一个军人,就应该到艰苦的地方,需要我的地方去。
新华军事:到了南边去其实也有很多机会离开部队,听说司团长也被地方的企业“挖”过很多次?
司启富:其中最早的是南京的一个公司,这个单位刚刚组建,需要我这样的人。这里的老总也是从部队转业过去,就找到我,希望我能过去。后来有上海的一个公司找到我,这个公司开的条件更好,年薪开到了20万,还提供住房。
新华军事:这一次也没有去,对这种选择有没有后悔? 司启富:这个倒没有。因为我喜欢当兵,喜欢这个职业。
新华军事:家人怎么看待这种选择? 司惠晶:我们都尊重他的选择。我们对当时的生活也比较满足。
新华军事:那现在司惠晶也是一名军人,当了兵之后对父亲的职业有没有不一样的解读? 司惠晶:自从穿上这身军装之后,就知道了军装在军人心中的分量。也知道肩上担负着比较重要的使命。所以现在特别能理解我爸爸对工作的付出。
新华军事:团长的故事飞行员们也都听过,对于刘欣来说,有什么样的感触? 刘欣:感触还是很多的。我们最大的感受是团长对飞行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这个是最能够打动我们的。因为对于飞行员队伍来讲,最能打动我们的,就是飞行本身。所以说,团长对飞行事业的执着让我们这些年轻人都自愧不如。
主抓战备:打仗就要打胜仗 新华军事:司团长刚担任团长工作的时候,好像咱们团的状况并不是特别好。 司启富:我是06年刚过完春节时接任团长位置的。05年底,总部到我们这里组织考核,当时成绩不是很好。上级各个机关首长对此非常关注,也非常着急。上任以后从06年开始,一直到2010年,我们一年一年都有新的变化,应该说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级的关注关爱,以及全团官兵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新华军事:这几年实现了三次飞跃,您是怎么抓住训练的重点,一步步实现这样的跨越的? 司启富:对于部队来说,重点是抓住战备工作,其他的一切都是为了战备工作进行准备。比如说平时的训练,提高飞行员的技术,提高战斗水平,也是为战备工作做准备。
新华军事:为什么要把战备放在这么重要的一个位置? 司启富:因为军人生来是为了打仗,打仗就要打胜仗。那战备工作如果上不去,打仗就要打败仗。
新华军事:就是说我们要把战时和平时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司启富:对。因为训练、管理等其他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战备。如果战备上不去,那么其他一切工作都为零,就谈不上工作成绩。只有把战备工作抓好了,其他工作才有成绩。这几年我们能够一步一步、一年一个台阶,是因为我们每年都要确立一个目标和方向,有了目标和方向,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上确定我们的标准,然后我们才能采取措施。
新华军事:在做好战备方便,您做了怎样的工作? 司启富:团里每个月要进行一次拉动,每个季度进行一次演练,每年要组织一次自主演习。自主演习就是根据部队所担负的任务,根据未来在各种战争和非战争中可能担负的任务来进行演练。就是说,飞机干什么,地面装备干什么,后勤保障干什么,根据各自的职责和要求展开演练。第二,每次过节,长假,都要组织拉动。始终通过这种拉动和演练,来提高全团官兵的战备意识,以检验我们装备是否良好,以检查我们人员是否占位,大家是不是按照规定履行职责。
安全飞行:安全是“1”,其他为“0” 新华军事:想问一下刘欣,平时对司团长最大的印象是什么?他有什么口头禅么? 刘欣:团长经常的有几句话,一是“飞行飞行,不飞不行”,这是体现我们团长对飞行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另一个是“千万千万”,他经常强调这一点,让我们多注重安全。
新华军事:“飞行飞行,不飞不行”,说的是要飞,要练,“千万千万”说的是安全,对于司团长来说,保证安全和提升战斗力之间有没有矛盾?怎么平衡?
司启富:飞机只要离地三尺,就存在着安全的问题。一旦飞机安全出了问题,就是大的问题,不仅影响到战斗力的成长,在国内外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在训练的时候,不仅要提高质量,也要把安全摆在首位。我认为安全工作为“1”,其他工作都为“0”,只要有了安全,后面每做一项工作加一个“0”,每做一项工作加一个“0”,就可以不断往上加。如果安全为“0”,其他工作也都没有意义了。所以在每次组织飞行或担当大项任务的时候,我都要从头到尾捋一遍: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应该怎么办?我就提醒大家,要“千万千万”把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
比如说,车辆进行拉动,有时要出动几十台甚至是上百台车,跑起来一旦出了事,那影响就非常大。所以说,地面也没有小事。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在空中,因为关系到的不仅仅是你个人,还有下面的村庄。尤其像我们还是在城区飞行,一旦飞机出了问题,下面可都是老百姓啊!
奔赴汶川:从受命到起飞只用23分钟 新华军事:说到安全问题,我想到司团长的飞行时间已经超过了5300小时。那么在这5300小时中,作为特级飞行员,您最惊险最难忘的经历是哪一次?
司启富:要说最惊险,最难忘的,还是08年汶川地震。这是我一生当中接受的任务重最难的,也是我记忆比较深的。
因为我们平时训练的也比较多,也看了新闻,了解了国家的大事。知道汶川地震以后,我们就相应做出了一定的准备,比如人员装备的检查、物资准备,都相应地准备了一下。经过前期的演练准备,经过短暂的动员,我们从接到命令到飞机起飞,只用了23分钟,比预计时间提前5个小时到达预定地点。
新华军事:到达四川以后情况怎么样? 司启富:首先,四川地形我们都没有飞过,震区的山我们也从来没有训过,平常训练的时候周围都没有什么高山。而四川山谷狭窄,高度有两三千米,我们对这样险恶的地形很不熟悉。其次,天气变化非常快,我们多次执行任务,也就遇到一两次好天气。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下雨,一个是能见度。飞机就怕能见度变差,就怕云量变多,因为我们有五六架飞机在一起飞,有时甚至要在山谷里会和,弄不好,就要撞山。第三是当时执行任务的有不同的单位,执行任务的点也并不固定,都是临时给的。来回穿梭的飞机非常多,危险系数就更大。如果精力不集中,准备不充分,可能就要发生危险。
最惊险经历:山谷中与两架飞机失去联系 新华军事:给我们讲一讲您最惊险的经历。 司启富:第一次执行任务时,我们从北川往西走,去执行一个运输任务。当时天气不是很理想,还下着雨,虽然能见度很好,但是云量很大。山头基本上都被云盖住了。
考虑到地形不熟,我们就在前面安排了两架飞机作为侦察机,看看天气怎么样,看看山里面有没有线。
我带了六架飞机飞到了北川上空,能通过云的间隙看到飞机。但是云是随风飘移的,飞下去一架飞机就很有可能被云盖住,看不见,这样再接着飞下去一架,就非常危险。我们是六架飞机,反应时间很短,飞行的地方小,都在山谷间,如果一下去,再上来就难了。所以我做出判断:不要下。
当时已经发生了变化,云抬高了,云量增多,基本上把我们的飞机遮住了。后一架飞机最多能看到前一架,再往前就看不到了。第三架再看第一架,就比较模糊,甚至看不见了。在这种情况下,是最危险的。因为当时我们飞的高度都比周围山低,因为要从山谷飞进去,进去以后周围都是山。好在我们在地面准备的时候,对到达的每一个点周围的标高都很清楚:哪个地方低,哪个地方最高,一旦不行,就能在低的地方出来。同样,每一个点是什么样的地形,我们都搞得非常清楚。
当时我们六架飞机在山谷里,前面都是山,需要一架一架飞机往上走。云层就像奶油一样发白,距离近了可以看到,远一点儿就看不到。如果后面飞机的速度保持不好,就完了你一带杆,后面再一带杆,就非常危险。飞机慢慢慢慢爬上,慢慢慢慢上来了。那个时候,我最害怕了。
新华军事:内心非常紧张? 司启富:对。如果是平原,我都不怕,平原周围没有山,我怎么指挥飞机都好办,可以一架在前,一架左一架右…但是在这里不行,周围都是山,不能分左右,否则飞机就要撞山。我们当时慢慢上升到一定高度,我就一架一架叫(飞机),一架一架叫(飞机),跟在最后一架飞机之前一直都是说:看不到,看不到,最后我问:能看到我吗?他说:能看到。这个时候,我心才放下一点。
但是,前面还有两架飞机,他们是先进去的,我就怎么叫都叫不到他们。甚至通过民航也没有叫到。我当时觉得说话的气力越来越小,后来都说不出来话了。因为作为一团之长,无论是人员装备还是飞机出了问题,我都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在平时的安全上,飞行质量上,飞行管理上,都要要求非常严格。这次任务让我记忆非常深刻。
新华军事:后来这两架飞机怎样了? 司启富:后来才知道,这两架飞机由于飞的高度低,落差大,就停在了山谷里,所以怎么叫也叫不到。等到天气稍有好转,他们才慢慢飞出来。最终我叫到他们的时候,心才放下。
新华军事:这是非常惊险的一次经历。那当时司惠晶知道父亲去汶川了么?司团长跟家里有联系么?
司惠晶:知道。但他打电话主要也就是报个平安。我跟妈妈也很担心,一直看着电视,心都是悬着的。对他刚才说的这些事情,对于这些细节,我也是最近才知道。之前也不知道父亲经历过什么样的险情。
司启富:我从来也不跟家里讲。
新华军事:家里人对飞行这件事情也很敏感吧?听到飞机的声音是不是就会莫名的紧张? 司惠晶:会。但是我们也不会把这种紧张带给我爸,我爸爸也不会把他飞行中遇到的危险告诉我们。
新华军事:大家都做到心理上的一种相互的保护。 司启富:对。
新华军事:那么通过这样的非战争军事行动,我们在平时的战备训练上,应该得到哪些启示,注重哪些问题?
司启富:平时我们执行任务特别多。从06年到10年,每年都有十几项任务。特别是去年,我们分了几个方向,有在上海世博会的,有的在外面改装学习,特别的分散。在家的基本上就是我跟参谋长两个人。有时候遇到其他任务,就首先要组织人员对任务情况进行研究,进行分析,哪些工作能参加,技术能不能胜任,表现怎么样,家里有什么情况没有;第二要精选优良的飞机,也要选择能胜任这项工作的机务人员。这样,每来一项任务,要进行研究,确定能够胜任的人员,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每次不管来大任务也好,小任务也好,我们都是这么做的。
飞行员:要做到“慎独” 新华军事: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要对飞行员进行精挑细选。那作为飞行员的刘欣能不能为我们介绍一下,飞行员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
刘欣:可能大家对飞行员接触的少,可能会对这个群体稍有些神秘感。其实我们不飞行的时候,跟普通人的生活都差不多。在训练和工作的时候,飞行员会更细心一点,细致一点。还有一个词,叫“慎独”,在我们这个集体里可能讲的多一些。我们要做到“慎独”,因为飞行员在升空以后,一个小小的机舱内只有两三个人,更先进的战斗机甚至只有一个人,这就要求自己来判断和处置很多情况。
所以作为飞行员,第一要求人的政治立场要非常坚定,其次飞行技术和基本功要非常扎实,第三临场应变能力要很强。
新华军事:那么飞行员的业余生活是什么样的? 刘欣:也很丰富多彩,跟同龄人也差不多。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我们都玩儿。团里也会组织很多精神文化生活。我们还搞过卡拉OK比赛,逢年过节还组织晚会,部队比较有特色的是大合唱。
司启富:刘欣是我们部队的文艺骨干,主持晚会,演小品,都可以。
新华军事:对于自己带出的飞行员,司团长表现的特别骄傲。我们知道,以前团里的飞行员都是送到兄弟单位代训,是您进行了创新,开始自己培养,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司启富:当时送出去是万不得已的,教员的数量、经验都非常缺乏,因此分给我们单位的新飞行员,就送到别的单位代训。我就根据现状进行考虑:新的、经验不足的教员,怎么变成老的(教员)?就要在他们肩上加担子,给他们交代任务,来让他们多飞,多讲,新老教员一起进行带教,提高他们教学的能力,提高他们处置各种情况的能力。这样,年轻人逐渐由跟班见学到正式带教,也就是一年的时间。所以年轻人起来以后,我就不需要把人员送到外面去了。而且,最近几年团里还帮别人带教,还为兄弟单位输送了人才。
观云测雨:误差只有两三分钟 新华军事:我还听说司团长有个绝活儿:看天气特别准。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天气和飞行的关系?
司启富:天气对飞行的影响是比较大,因此训练对天气是有明确要求的。因为我们的驻地一年四季天气变化非常快,特别是夏季,危险天气特别多,如果天气掌握不好,那么一年的任务都完不成。
在我们驻地,一年可飞的天气190天。其他的天气要么下雨,要么结冰,要么能见度不行,对飞行训练的影响都特别大。但是去年一年我们的训练时间达到了上万小时,每年时间都在增长。
新华军事:气候条件不好,飞行时间是怎么增长的? 司启富:去年我们有190天可飞天气,我们训了187天,这个时间要充分的利用。比如说礼拜天要是好天,我就调整休息日,礼拜天来飞。如果天气把握不准,影响就大了。比如说今天飞行,气象台说有风暴,就要问气象台:几点钟到,几点影响飞行?为了对安全有保证,气象台可能给的范围大一些。但是对于我来说,就要尽量把时间压缩到影响飞行之前两分钟或者三分钟,到时再收回队伍。这样训练的时间就上来了。
新华军事:两三分钟是不是也太难把握了?要经过什么样的训练才能做出如此准确的判断? 司启富:首先,我每天晚上上7点半要看中央台的气象预报。第二,本地区的天气预报也要收看。第三,我们有个保障的气象设备,还投入资金建立地方网络,每隔六分钟报告一次云图变化,由此计算运行速度,可以从移动速度判断多长时间后到达,看出影响本场飞行的时间大约是多少。
此外,空中飞机可以随时观察周围气象变化情况。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可以肉眼来看,观察今天云量是什么颜色,不同的颜色都有着不同的变化。
如果云层非常厚,透不过亮,就说明要有变化。如果云在搅动,说明气流比较强烈,也要有变化。我们还可以看云的移动速度,观察往哪个方向移动。比如说东风慢慢由东向南,由大到小,最后没了。这就说明天气肯定要有变化。要么就转好,要么就变差。这个时候必须要提醒外面的飞机,加强观察天气。
新华军事:在我们看来很平常的现象中,能看出这么大的变化,这是我们想不到的。也就是说您通过自己的经验判断,以及对气象知识的了解,从老天爷的牙缝里抢出时间来,保障我们的飞行训练。
司启富:是这样的。
新华军事:感谢司启富团长来到我们新华军事。也感谢刘欣和司惠晶与我们一同分享司启富团长的故事。再见。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