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用工荒2011年继续蔓延 80后新诉求引企业反思

2011-02-23 07:11:00    作者:马丽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春节刚过,“用工荒”便再次席卷东部沿海地区。结构性招工短缺的矛盾并没有彻底解决,中西部企业今年也加入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农民工短缺现象更加明显。

  中新网2月23日电(财经频道记者 马丽)2011年春节刚过,“用工荒”便再次席卷东部沿海地区。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城市劳务市场迎来了新一批返工潮,此前未能达到招工预期的企业纷纷渴望抓住这一时机,而结果却几家欢喜几家愁。

  结构性招工短缺的矛盾并没有彻底解决,中西部企业今年也加入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农民工短缺现象更加明显。而面对“80后”撑起的外出农民工主力军,在劳动力短缺的现实面前,企业要如何抓住这一新生力量?

  “三十六计”抢工源

  每年春节前后,都是农民工市场的“唱荒”阶段,不少企业为招工难而头疼不已。年关刚过,“用工荒”的报道便见诸各大媒体的显著版面。今年对企业来说,招工似乎比往年来的更加棘手。原本作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的中西部地区开始大面积“召回”本地农民工,调查显示,近几年,随着西部城市建设和企业西进步伐的加速,农民工回流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东部沿海城市是每年“用工荒”的重灾区,据媒体报道,春节过后,由于人力短缺,上海一些传统工业聚集区的部分加工企业,其生产线开工率目前不足一半。年初,用工企业迅速增加,雇主们变被动为主动,以高薪留人心。很多企业不仅放宽了年龄、技能、经验方面的限制,开出的工资较之往年也进一步提高。据调查,节后江浙沪企业月薪普涨10%—30%,部分岗位月薪涨到3000元甚至4000元,但招工仍不足一成。

  除了加薪,很多有经验的企业为了预防“招工难”,早早便做起准备,有的企业提供春节双薪、开门红包,买探亲机票,发放工龄补贴以此来留住老员工,也有企业春节刚过就开着大巴赶赴农民老家上门招工,还有的不惜重金,为员工发放餐补,改善居住条件,更有甚者,动用全公司可用之人力,连旗下的保安都被安排了招工指标。

  不仅是东部地区,今年的“用工荒”已蔓延到中西部。据报道,“破五”之后,为了留住农民工在本地就业,重庆多家公司打着煽情标语,到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招工。而在四川、湖北、湖南、河北、安徽、河南等地,帮企业招工甚至成为一项政治任务,政府为达成招工指标四处奔波,各地劳动部门召开“春风行动”招聘会,以弥补企业用工的缺口。据调查,以往的劳动力输出大省,劳动力转移输出的数量也正在减少。仅湖北,今年预计至少减少劳务输出100万。可即使如此,部分西部城市仍然面临招工难的窘境。

  新生代农民工更关注职业生涯

  企业方为招工忙寻人,而工人面对企业开出的优厚条件则精挑细选,择优而栖。从各大招聘会现场来看,“买卖双方”似乎来了个身份调转,不是雇主挑工人,倒有点工人挑雇主的味道。尤其是一些“80后”农民工,不仅在职位选择上更加“挑剔”,很多雇主表示,这一代农民工“即使是被招聘回去,也很难留住。”

  “80后”、“90后”是改革开放后出生并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农民工,目前正逐步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他们在就业观念、处事风格上与父辈们大不相同,因为他们接受了更多的教育同时融入了更多追求自我的观念,职业期望值高,与老一辈农民工相比,他们不愿意成为流水线上的生产工具,而是希望成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个体,追求体面劳动,追求生活质量。

  翰威特咨询公司人力资本情报中心副总裁张宏在接受中新网财经频道采访时说,目前农民工年龄结构中,“80后”所占比例大概是53%,对这群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他们对工作的诉求已不仅限于赚钱,他们会考虑到福利,会考虑工作之余的文化娱乐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渴望被肯定,被认可。

  不仅如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80后”开始背负养家糊口的重任,而更多的人已经到了适婚年龄,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一期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外出农民工中,未婚的比例占41.5%。除了要面对巨大的现实竞争压力,住房、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都是他们在择业时考虑的重要因素。所以单纯靠加薪的手段以不足以吸引年轻工人的目光。

魏鹏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