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中国逾五成商品存过度包装 消费者是冤大头

2011-06-21 10:25:00     作者: 卞文志    来源: 人民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过度包装 日照绿茶 包装成本 消费者 六一
[提要] 聪明的动物可能只知道储藏食物或设法将食物保存得长久些,而人却知道除此之外,还可把它们包裹得更精致、装饰得更漂亮。包装的过度乃至无度所带来的直接祸害是:产品成本上升,消费者负担加重;包装垃圾急剧增加,有限资源浪费惊人。

豪华包装为哪般。人民图片

  产品包装是人类的发明与创造。

  聪明的动物可能只知道储藏食物或设法将食物保存得长久些,而人却知道除此之外,还可把它们包裹得更精致、装饰得更漂亮。这并不是因为动物不够聪明,而是因为食物之于动物仅有果腹充饥之用途,而无交换、买卖之功能。

  本来,对食品、饮品、用品而言,包装最直接的功能是延长其保质期,或使之便于运输、携带且不受污染、损害。除了这些实用功能外,被包装物的商品属性还催生了包装的非实用性功能:以包装增加产品的吸引力,使之好卖并能卖出好价钱。于是便有了过度包装。

  中国古代有个“买椟还珠”的故事:“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羽。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尽管卖珠者很沮丧,但买椟者却很欣然。这个故事既讽刺了喧宾夺主的卖珠者,也讽刺了舍本逐末的买椟者。

  现代人可比古人“聪明”多了。倘若遇到如此这般“买椟还珠”的傻子,如今的厂商绝对不会沮丧,高兴还来不及呢——靠豪华包装不仅卖了好价钱,真货还被留下了,岂不是天大的好事?!消费者也绝不会买椟还珠后还欣然——对那精美华丽的“椟”让自己花了多少冤枉钱,他们心里清楚得很,只不过有些人为了某种虚荣心或实用目的,咬牙、狠心、花血本也得买。当然,对那些花的本来就不是自己的钱(“公家”的或别人的)的买者来说,货色好包装又漂亮,还是会很欣然的。

  过度包装在当今中国可以说已经到了疯狂程度。这种疯狂在近些年的中秋月饼市场上不停上演,近两年又在端午节的粽子市场上被复制。除食品包装外,茶叶、酒、化妆品、保健品、图书特别是儿童图书等同样是“重灾区”。隆重、豪华、奢侈,用这样的词汇来形容目前许多产品包装,不仅不过分,前面恐怕还要加个“太”字。

  包装的过度乃至无度所带来的直接祸害是:产品成本上升,消费者负担加重;包装垃圾急剧增加,有限资源浪费惊人。以月饼为例:一块简装月饼可能售价几元、十几元,经过度包装的月饼就可能卖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今年的粽子市场也已呈此态势。为求利益的最大化,生产厂家使出浑身解数,让产品看上去很大、很美、很好。如今的包装材料,不仅限于纸张、塑料,更有绸缎、木材、金属、有机玻璃甚至水晶……

  其实,在这表面的疯狂中,精明的消费者并未完全丧失理性:送礼买豪华包装的,自己用买简装的。但这种“内外有别”对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已然是灾难性的。最近有媒体披露出如下数据: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里有1/3都是包装性垃圾,而这些包装性垃圾中一半以上属于豪华包装;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豪华包装情况最严重的国家,包装废弃物体积占固体废弃物的一半,每年废弃价值达4000亿元。这个数字,可以用来建造105个国家大剧院;据环境保护部提供的数据,全国每年要生产1亿多盒月饼,耗费大量木质材料,相当于仅仅一个中秋节全国人民就要“吃掉”一片面积很大的森林;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50%以上的商品都存在过度包装问题。还有专家算过一笔账:目前我国一年约生产12亿件衬衫,其中8亿件是盒装,8亿只包装盒需要用纸24万吨,如果以直径10厘米的大树为标准计算,每7棵树可以制1吨纸,8亿只包装盒就相当于要砍伐168万棵大树。

  如此包装,究竟在展现国人的聪明还是愚蠢?赵蓓蓓

  过度包装到了啥程度(读者聚焦)

  四两茶叶十斤包装

  一个月前,朋友送来一盒礼品茶,我一接手,很沉。心想,这里面可能有两斤茶叶。中国人的习惯,客人送来的东西不好当面打开,先收下,回头再细看里面的货色。

  朋友走后,我将礼品茶放在桌上,一看上面的标价,600元。最外面是一个花花绿绿的手拎纸袋,接着拿出来的是一个长方形盒子,木制的,挺重。从一头打开,还带磁性呢。我们全家像揭宝一样地打开这茶叶盒。木盒子里面还有东西,里面用黄色的绢布垫着,四个精致的茶叶盒嵌在里面。再拿出那小小的茶叶盒子,打开盖子,里面还有塑料包装,塑料包装里面才是茶叶。我一看塑料包装上的分量,才知道每袋茶叶为一两,还不知包不包括那一小包干燥剂。还好是客人走了才打开,要是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看到这么多包装里面的几两茶,说不定我会吃惊得叫起来。

  刚好收废品的人上楼来了。儿子抱起那一堆包装放到楼梯口,收废品的人一称,10斤。为了方便打包,收废品的用脚一阵噼里啪啦地踩下去,边踩边嘀咕:哟,这东西是木制的,木制的废品我还不收呢……江苏常州市 徐会吟

  一盒月饼六层“外衣”

  去年中秋节,我到一朋友家,他们拿出别人送的月饼招待我。如今,月饼的味道我早已忘记,但那精致的包装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一盒月饼竟然6层包装!

  一个印制十分精致的手提印花大纸袋很厚实,朋友从里面掏出一个看上去同样精致的外面贴有紫色彩纸的方盒子,这个盒子更结实,是用3毫米厚的硬纸板做的,用力压都不会变形(朋友说他还见过木制的盒子)。硬盒子里衬着一层金黄色的绸缎类布料,里面是带盖的乳白色塑料格子,掀开塑料盖,里面是8个绿色的纸盒,打开纸盒,终于看到了初始包装的月饼,被一层蜡光纸严严实实地裹着,每个月饼直径不过五六厘米。偌大一个40厘米见方的礼盒月饼简直就是用包装塞满的,我怀疑这一层又一层包装的成本很可能比那几个月饼还贵。

  跟朋友扯起这个话题,朋友也感叹,现在只有一层包装的商品越来越少,大部分商品都是层层包裹,连小孩子们喜欢吃的那种比纸还薄的海苔,也包了3层,薄薄几片,看上去好大一包,估计包装比海苔要重好几倍。河南唐河县第十小学 马长军

  豪华童书让人望而却步

  今年“六一”儿童节,我准备为女儿买一本童书作为节日礼物送给她。

  带女儿到了书店,她兴奋地翻阅着花花绿绿的图书。忽然,女儿指着一本精美的儿童图书对我说:“爸,要这本。”我一看,是《10个小公主冒险故事》,16开本,厚约2.5厘米,掂在手里沉甸甸的。再一看,书有两个封面,外边的封面是覆膜的带勒口的较厚的铜版纸,里面的封面是覆膜的厚厚的材质,摸上去有一种非常柔软的感觉,中间可能是夹了一层海绵吧。封面、封底部分占了整本书厚度的1/4。书页全是铜版纸,全彩印刷,画面清晰、艳丽,泛着光泽,摸在手里厚实实的,很有质感。每一页正面为大幅的绘画,背面是故事内容,字大行稀,每页字数寥寥无几。整本书一共84页,才1.6万字。按理说,这应该是一本幼儿图书,可并没有注上拼音。我家孩子已经上三年级了,这本书的容量显得太小了。当然,这只是“借口”,关键是书的定价让我难以接受——80元,平均每页1元钱,每个故事8元!可书本中绚丽的画面吸引了孩子,她哼哼唧唧地很想要,而我就是狠不下心来。我想找个简装本,可难觅踪影。再看看其他童书,每页均价在1元的不在少数。

  “等打折了再买吧!”我对孩子说。孩子撅着嘴,满脸的不情愿。河南邓州市 王中献

  新标准虽实施 豪华包装未减

  去年4月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的国家强制性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开始实施。这意味着那些“面子”大内容小的礼盒装等不符合新标准规定的产品不再允许流通销售。在新标准实施两个月时,我曾到山东省临沂市一些超市商场走访,发现众多食品和化妆品外包装虽有“瘦身”,但有些商品依然豪华。

  在市区一些超市,货架上的茶叶、红酒、保健品、糕点等礼盒类商品,乍一看好像在包装上有所淡化,似乎符合新规,但依然豪华,我随手拿起一种西洋参产品,包装很豪华:一个精美的手提袋,一个木质外包装盒,一层薄膜塑料和小盒内包装。

  货架上的茶叶礼盒也包装豪华。在一家超市的茶叶专卖店里,我发现一款刚刚上市500克装的日照绿茶,标价为800元,有真空锡纸、封釉瓷罐、红色木盒3层,再加一个精美手提袋。在同种类的简装区,每包茶叶仅售百元左右。同样是500克茶叶,简易包装的要比豪华包装的便宜几百元。问起销售情况,售货员称,礼盒豪华包装的产品,送礼的人买得多一些。

  在超市,我随机访问了一些顾客,他们表示支持新标准的实施。一位正在购买礼品的女士说:“新标准实施后,企业在产品包装上应当简约化。包装简约了,包装成本降低了,商品就会便宜,我们消费者就会得到实惠。”正在选购红酒的一位顾客说:“每到过节的时候,都会收到许多礼品,尤其是保健营养品和酒类商品,包装太豪华了,那些精美的木质礼盒里面只有两瓶或一瓶酒,而且还用绸子裹着,酒喝了盒子却成为精美的‘垃圾’,当作废品卖掉又觉得可惜,实在太浪费了。”

  然而,也有一些顾客认为,对于节日期间送人的礼物,包装精美的商品赏心悦目,不好看的拿着送人有些不好意思。有时候明知道礼品盒里面的东西一般,但也得买,拿在手里好看,有面子,人家觉得上档次。受访的大多数人都表示,人们购买礼品多是送给领导或亲朋好友的,在包装上当然要讲究一些,但若是买了自己使用,并不需要过度包装。过度包装不仅浪费、不环保,还要多花钱。山东临沂市 卞文志

见习编辑郑志侠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