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2 06:55:00 我要评论
来源: 广州日报
专家提醒不要低估孩子再适应时所要付出的代价
“近几年,中国内地大城市悄然兴起了新的生育潮流跨境生育。”日前,在广东省妇联召开的家庭问题学术研讨会上,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社会学系副教授黎熙元指出,通过对深圳、广州、佛山三个城市跨境生育家庭的访谈和调查发现,跨国生育去美国者最多、跨境生育去香港者最多。专家提醒,家长在考虑居民身份连带的公共福利和社会声望时,不要低估孩子再适应时所要付出的代价。
原因:
规避计划生育规制
中国内地城市居民家庭之所以选择跨境生育,主要是因为不同地区之间相关制度和政策差异而产生的福利空间。
黎熙元说,调查显示,夫妇双方都是内地人的家庭选择跨境生育的都是第二或第三胎,而第一个孩子都持内地户籍,显然,跨境生育的主要动机是规避国内的计划生育规制,“此外,超生的总成本会比较高。”
黎熙元认为,推动跨境生育的重要因素,还有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放松对人口流动的限制。
“比如,美加多国放松了对中国内地居民旅行签证策限制,允许个人申请旅行签证;每次逗留时间可长达半年。”她说,而港澳地区在CEPA协定下对内地十几个城市居民实施“港澳自由行”,一年内签证次数不限,每次逗留期为七天。
现状:
去年4.1万孕妇赴港生子
黎熙元说,近几年中国内地大城市中跨境生育渐成潮流。“要为孩子获取最理想的居民身份,需要付出的费用也最多。”
黎熙元介绍,2001年以前赴国外及港澳生育的个案很少,选择到其他县市生育二胎的个案较多,2001以后则相反,到港澳、国外生育的个案数量增长大大高于到其他县市。
根据调查资料估计,当前跨境生育家庭当中,选择香港为孩子出生地的家庭最多,去年有4.1万内地孕妇赴港生子,2002年以后该数字每年增长70%以上。
赴美生子费用相当于
20余万社会抚养费
黎熙元说,受访的30个家庭中有29个家庭赴港生子,而以香港一般私立医院接生收费计算,赴港产子的总费用约6万~8万元港币,“大约相当于东莞、佛山等地的城镇人口超生罚款的四五成,这还没有加入其他惩罚项目。同时,孩子能够获得可靠、合法、社会声望较高的身份,将来前往国外更容易、能够享有相关公共福利。”
她说,在受访家庭中,有两个曾经打算到美国生子,他们都认为,目前所居住城市超生须缴交20余万元社会抚养费,相当于赴美生子的费用,就不如为孩子换取一个更加有利的居民身份。
问题:
将面临孩子生活地和受教育地的两难选择
黎熙元认为,尽管跨境生育可以让孩子获得因为居民身份而产生的福利,但经济的花费也是巨大的。按受访者的估算,赴美生子费用约25万~30万元人民币,赴港生子视公立、私立医院需5万~15万元不等。
更重要的是,孩子出生后,父母通常都携同婴儿返回原居地抚养。
“但是,当持有非本地居民身份的孩子长到3岁以后,父母开始要考虑孩子在哪里受教育的问题。”黎熙元分析,由于孩子不具有内地居民户籍,他们不能享受免费教育和医疗保险,“全自费”的教育和医疗的总费用较高,但是,与父母一起在内地的生活费用又比较低;倘若返回出生地,孩子的教育医疗费用较低,但是生活费用却较高。
同时,内地的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办法规定,只能在户籍所在地申报参加高考,如果内地的高考规则不变,则境外生的孩子是不能在内地参加高考的。
黎熙元介绍,居住在深圳、孩子在香港出生的家庭,由于港深两地距离接近,父母较早考虑送返香港问题。有些家庭在孩子4~5岁就安排小孩入读香港的幼儿园,有些家庭则在孩子7岁才考虑安排孩子入读香港的小学,不过,这就需要父母每天跨境往返港深边境接送孩子;而广州、佛山或者距离香港更远的家庭,大都认为在孩子高中阶段才会考虑送返。
黎熙元还了解到,孩子是美国国籍的家庭,也大多认为在孩子读高中期间送返较好;因为这时孩子接近成年,已经大致上能够自理生活而不需要家人陪同照顾,这时孩子可以寄宿于当地亲友家中或者寄宿学校。
专家提醒:
不能低估孩子再适应环境所付出的代价
黎熙元认为,跨境生育对家庭来说是值得的,对孩子本身来说却难以肯定。
他分析,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或是任何年龄,孩子一旦被送返出生地,他必须重新适应出生地的生活、社会规则或教育规则。“这种跨境移动与移民所要面对的处境相似,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居民身份时往往更加注意这种居民身份连带的公共福利和社会声望所带来的利益,却低估了孩子再适应时所要付出的代价。”同样,夫妇也需要为此付出更多代价,包括让孩子获得境外居民身份以及因孩子的非本地身份而在教育和未来生活必须作出的相应安排。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