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广州不限牌不限行无拥堵费 “限公车”态度反复

2011-08-02 10:09:00     作者:    来源: 南方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征收拥堵;公车使用;限牌;广州交通;公车改革;公务车;公车私用;广州大道
[提要] 历经近8个月的反复修改,《广州市关于改善中心城区交通状况的工作措施》(下简称“治堵方案”)昨日公布。广州市交委副主任黄少新在昨日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出台的治堵方案共包括了30条措施,将力求实现中心城区干道车速保持时速不低于25公里的目标。

昨日晚高峰,广州大道五羊新城路段上车辆拥挤。南方日报记者符超军摄

专题撰文(除署名外):南方日报记者 袁丁 曾雅 实习生 尹传刚

  历经近8个月的反复修改,《广州市关于改善中心城区交通状况的工作措施》(下简称“治堵方案”)昨日公布。广州市交委副主任黄少新在昨日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出台的治堵方案共包括了30条措施,将力求实现中心城区干道车速保持时速不低于25公里的目标。

  纵观昨日公布的方案,此前大众关注的“限制私家车上牌”、“征收拥堵费”、“单双号限行”等措施并未出现。与今年1月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方案最显著的变化在于:“2015年前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的表述不见了踪影。

  “公交优先”成治堵关键词

  与此前广州市政府的多次表态相一致,全面落实“公交优先”,成为广州市“治堵”的重要战略手段。治堵方案提出,广州将从道路路权、交通信号等两方面保障常规公交车辆优先通行,保障站场建设用地,加大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财政投入。

  根据治堵方案,广州将继续加快36.9公里和54.5公里规划地铁线路的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公交站场和港湾站的建设,到2015年前建成公交站场20个。在现有公交专用道128.5公里的基础上,2011年施划约70公里公交专用道,到2013年使公交专用道总里程达到300公里。

  为强化公共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无缝接驳,方案还提出不断优化公交站点设置,合理调整各站点线路安排,进一步完善地铁站和公交站之间的换乘指引;根据外围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及居民出行需求变化情况,通过调整、开行区域循环接驳线路,加快推进城乡结合部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

  限牌限行未入方案

  纵观昨日公布的治堵方案,措施虽多达30条,但除了扩大货车交通管制之外,几乎没有其他针对汽车数量进行控制的内容。

  治堵方案不但没有一个字提及限制上牌,而且对于“限行”的表述也仅局限于“研究中心城区特殊路段或特殊时期临时性交通限行的相关措施”,方案的相关解释则明确表示,广州不会学习北京对机动车实施尾号限行。原因是北京的经验证明,如果根据尾号限行,将会促使市民购置新车从而导致机动车保有量大增。

  此外,治堵方案还提出,将研究运用经济手段调节交通流量,也就是征收拥堵费。但广州市交通部门官员昨日也表示,目前这项措施只是预研,短期内没有实施的可能。

  更引人关注的是,治堵方案对公务车的控制力度非但没有增强,反而有所弱化。在今年1月公布的征求意见稿中,曾提出“到2015年,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新增公务用车。”但在昨日公布的方案里,这段话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公务用车配置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这一笼统的说法。

  广州私家车增速超京沪

  治堵方案显示,截至今年5月,广州市机动车拥有量达222.3万辆,其中小客车拥有量为143.8万辆。近5年来,广州私人小客车年均增长率已经高达22%,超过了北京和上海。而交通部门也表示,如不采取有效措施,2013年广州交通拥堵范围将扩大至大部分中心城区,主干道平均饱和度预计将达到0.9以上,平均速度低于每小时20公里的道路将大于60%。

  因此,广州市政府有关部门早在去年9月就组织专家咨询会,对中心城区如何“治堵”进行了论证。今年1月,治堵方案的讨论稿和征集意见稿先后出炉,经过专家研讨论证、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等多项程序和反复修改,治堵方案在上月的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审议通过,并在昨日揭盅。

  治堵方案提出,广州将用3年的时间,通过30项措施,重点发展公共交通,缓解中心城区交通节点拥堵;用5年的时间促进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和个体交通可持续协调发展,中心城区干道车速将保持不低于每小时25公里,到2015年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要达到65%。

  “限公车”表述空洞 委员失望

  有人大代表表示,即使将“限公车”写入方案,执行起来也有难度

  从不置一词到明确限制,再到笼统表态,治堵方案对公务车管理和限制,经历了一个奇特的轮回。针对最终公布的治堵方案中未再提及限制新增公务车,有广州市政协委员表示失望。

马震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