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半月谈》发表《成长的天空:大学生支农十年记》

2011-09-04 22:45:00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半月谈 支农服务 粮食直补 大学生志愿者 乡村建设
[提要] 最新一期的《半月谈》发表记者许中科采写的通讯《成长的天空:大学生支农十年记》。通讯报道了大学生支农志愿者们思想境界、行为模式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中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

  新华网北京9月4日电 最新一期的《半月谈》发表记者许中科采写的通讯《成长的天空:大学生支农十年记》。通讯报道了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大学生支农调研”活动开展10年来,全国超过200所高校、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支农志愿者,到农村开展支农、支教、文艺、调研、扶贫等志愿活动,倾注心血,付出青春、汗水,改变农村的点点滴滴,以及自身获得的宝贵成长经历。

  通讯报道了大学生支农志愿者们走出校门,经历的农村百态。

  2001年2月,天津科技大学教师刘老石带领本校“新希望”志愿组织的大学生到山西左权县麻田镇调查贫困原因。后来,“新希望”与北京师范大学“农民之子”、北京大学乡土中国学社等联合组织“京津大学生支农志愿团”,它就是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的前身。2004年底,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成立,不仅针对在校学生的短期支农活动进行指导,还开始实施“农村发展人才培养计划”,招收毕业、休学的学员常驻农村一年。

  “同学们自掏腰包,来回都坐绿皮的硬座车;每天一般都要夜里12点以后才能休息;吃住必须给钱,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些原则慢慢地演化为全国各地支农队的活动规范,这就是《支农纪律二十一条》,后来改编成了《支农队队歌》。”一名志愿者回忆说。

  10年里,同支农事业一同成长的还有那些年轻的心。走出象牙塔,他们初历乡土社会的人生百态,在这里,有欣喜,有迷惑,有无奈,更有感动。

  毕业于贵州财经学院的刘良回忆说,刚到村里,许多让人意外的事情都找上门来,比如有人要他给办低保,有人想找他领粮食直补,有人向他反映计划生育问题,甚至有人向他借钱盖房娶媳妇。

  2009年夏天,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的彭影组织了“大学生支农队西南抗旱行动”,在各地招募了20名大学生志愿者到旱区进行支农调研。在云南东川阿旺镇发罗村走访中,大学生遇到了两位留守老人,和她们聊了很久,席地而坐的陪伴打动了老人们的心。临走时,老人拉着他们的手说:“你们人好啊,还愿意陪我们说说话。”这些话让他们感动,也让他们心酸。

陶云江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