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科研项目申请成高深“学问” 学者吁完善制度

2011-11-26 09:49:00     作者:    来源: 科技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课题 学问 科研人员 学科进展 科研环境
[提要] 如何利用各种技巧申请到课题,拿到经费,似乎成了摆在中国科学家面前的一个共同“课题”。看起来少有人喜欢的规则,却稳固、持续地左右着课题申请的始终,这是中国科研领域独特的悖论。

  如何利用各种技巧申请到课题,拿到经费,似乎成了摆在中国科学家面前的一个共同“课题”。

  编故事、塞项目、拿回扣……本该单纯的科研项目申请,却成为一门高深的“学问”。科技日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不管是哪个层次的科学家,大部分人对此都是一肚子苦水。

  看起来少有人喜欢的规则,却稳固、持续地左右着课题申请的始终,这是中国科研领域独特的悖论。

  贴上“世界先进”的标签就能成功立项?

  “如今大大小小的科研项目建议书,目标几乎都是‘世界先进’水平,更令人惊叹的是,项目完成之后,几乎个个‘如愿’。”早在几年前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赵志祥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

  在他看来,申请人不实事求是地写,评审人不实事求是地评,“世界先进”水平成了一个标签。有了这个标签,就能顺顺当当地立项。

  “项目建议书当然需要‘忽悠’,领导肯定喜欢专家组提出的要达到‘世界先进’的立项建议。”对此,中国科技大学青年教师李毅(化名)坦言。

  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科研领域,写项目申请、结题报告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把意义说上天,“立地”则是要把研究工作落到实处。“现在看来,‘顶天’很多人都做到了,但‘立地’就不好说。”

  “要拿到项目,‘编故事’是必须的,”北京某高校材料学教授王东(化名)说,“对于我们这些离决策层较远的人来说,通常是你首先要在各种场合宣传你的研究有多重要,打动专家,这些人再去说服主管部门。”

  李毅说,科研申请书的评审专家很多都是大同行而非小同行,甚至是外行,所以要想申请书让人接受,一定要学会“编故事”,有时候有些八股文的味道,既要把问题说得易懂,意义说大,又要有适量的云山雾罩的地方,体现深度,常年申请项目的资深科研人员都是个中高手。

  “获得资助的科研重大项目数以千计,可是,究竟有多少成果真正改变了人类的困境或至少促进了中国的快速发展呢?”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侠曾专门撰文指出。在他看来,所谓的重大项目,很多往往已经沦落为扼杀竞争的一种借口。

陶云江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