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8 07:01:00 我要评论
来源: 央视网解说:
这是徐林已经持续三年的工作,每天早六点起床,先到县城附近的取水点,然后奔赴各个村寨。32岁的徐林从2010年3月至今,为村民送水已经累计2000多趟。水库见底、水井干涸、河水断流,从2009年他所在的云南省芦西县连续遭受旱灾,徐林说:“只要旱情一天不解除,我就不会停止拉水。”
字幕提示:2010年3月16日新闻
片中主持人:
气象部门综合评定云南省目前的干旱为秋冬春连旱,全省综合气象干旱重现期为80年以上一遇,其中滇中、滇东、滇西东部大部分地区为100年以上一遇。
字幕提示:2012年2月11日新闻
片中主持人:
云南的9个州市是出现了持续数月的大旱,而且也是当地连续三年出现大旱了。而随着旱情的发展,局部地区出现了人畜饮水困难,并且已经开始影响春耕。
云南省气候中心 戴丛蕊:
从2009年1月份到2011年的12月份,三年的累积降水量全省是亏缺了5550毫米左右。我们全省年平均降水量是1090毫米,也就是说3年累积的降水总量亏缺了将近17%左右。
字幕提示:
2010年3月云南省会泽县马路乡
2010年3月 画面
解说:
两年前,云南会泽县马路乡的这一幕还历历在目,在旱情最严重的岔河村,10岁的姐姐和4岁的妹妹每天跟着父亲一起到山下取水,一天至少两趟,来回要三个小时。
记者:
她跟你一样背水一次能拿多少?她背多少?
马路乡岔河村村民 贾梅梅:
她只能拿一瓶。
记者:
她拿一瓶拿回去?
贾梅梅:
她有时候路上口渴了,一瓶都给喝了。
字幕提示:
2010年8月云南省会泽县马路乡
2011年8月 画面
解说:
时隔一年,云南省会泽县又遭遇了干旱。记者再次回访了马路乡,村民们说旱情似乎比2010年还要严重,不仅缺水,口粮也不够了。
村民:
干了,长不出来了,没有了,没收成了。
记者:
那就是说这一年等于就是说老百姓种的东西是白种了?
村民:
白种了嘛,就砍了回家喂牛了。
字幕提示:
2012年2月云南省会泽县
解说:
时间进入2012年,云南省会泽县面临第三年干旱,大部分乡镇连续六个月没有有效降雨,消防部门不得不再次调用消防车为村民们送水。
会泽县消防大队战士 任太奎:
有些路,车轮子边都是擦着山边上,石头又滑,坐车都是心惊胆颤的,因为过两天天气更热,风干物燥,到时候肯定水更缺乏,肯定(水)送得更多。
解说:
为什么从2009年云南省持续三年遭受干旱的煎熬?今年的情况又会如何呢?
声音来源:云南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 晏红明:
这三年的干旱主要在滇中和东部地区比较明显一些,一般都是说这种冬春季节季节性干旱比较明显。在前期这种降水比较偏少的情况下,生产和生活用水的话主要是靠前期的水库蓄水,但是像前两年干旱的话,这边整个水库蓄水这块就差了很多,又遇到这种季节性的干旱的话,那这段时间缺水就比较严重。
记者:
这种情况罕见吗?
晏红明:
历史上的情况没有遇过。
解说:
目前全省的库塘蓄水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7.7亿立方米,而根据气象部门预测,3月和4月云南仍不会出现明显的降雨。
秦光荣:
因为是旱季,今年的雨季会不会提前来?如果提前来的话,会对我们的压力会小一点。如果说还延续到5月底的话,我们这100天是云南最关键、最困难、最艰巨的阶段。
白岩松:
我们希望是最好的结果,但是一定要做最坏的打算,刚才这100天会让我们心里会感到很沉重。那么面对云南这样的一种干旱,当然大部分的原因是由于自然、天气,包括地质等原因造成的,但是也有网友在总结说,是不是我们自己也有责任,也就是说人为的一些责任。比如说列出了四条,“网友分析云南干旱原因”这块加个“人为”俩字,比如说每到雨季的时候发射防雹弹,因为烟草种植是一年的一个大项,但是它怕雨,所以发防雹弹有人怀疑说是不是就阻止了雨下来了,今天我注意到专家已经批评了这样的一种做法,说防雹弹不会阻止雨降下来,只不会造成不结成冰雹。第二个,野蛮开采矿产资源导致地下水枯竭。第三个,疯狂毁林破坏自然循环功能。其实这里指的是云南现在不是一个毁林,而是大量地在种经济林,那么会不会它也是干旱的一种原因?为什么?它成了一个大量的吸水。第四个,畸形的库塘安全管理理念导致蓄水严重不足。因为我们五六十年代是水利设施大上快上的时候,但是80年代开始,现在我们欠帐太多。但是综合这些因素你会发现不仅仅云南会有,全国很多地方其实可能都会有,哪怕没有我们是不是也要思考这样的一些问题?接下来我们就要连线一位嘉宾,是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的研究员穆兴民。穆先生,您刚才也听到了,比如说大家也会去担心我们一些人为的行为,比如说开矿等等因素和干旱之间会存在着一种关系,您怎么看待这样一种看法?
(电话采访)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