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第3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聚焦于“消费与安全”

2012-03-15 06:41:00     作者: 段红彪 陈璞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消费安全 安全权 消费信心 1983年 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
[提要] 今天是第30个“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结合消费者对消费领域问题的反应,中国消费者协会将2012年主题确定为“消费与安全”。
  中新网3月15日电(段红彪 陈璞)今天是第30个“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结合消费者对消费领域问题的反应,中国消费者协会将2012年主题确定为“消费与安全”。

  2012年3.15主题:消费与安全

  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每年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我国在1987年9月加入国际消联以后,也在1988年正式展开以纪念3.15为主题的活动。今年,中消协所推出的年度消费主题是 “消费与安全”。

  对于这一主题,中消协表示,“安全权”是消费者的一项重要权利,消费者只有在生命健康和财产不受到危害的情况下,才能顺利地进行消费活动,从而进一步实现所享有的其他权利。

  此外,2011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中消协表示,这就需要营造安全的消费环境,提供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信心是扩大内需的保障,只有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消费者才能放心消费,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目前,在与民生关系最重要的商品和服务方面,危及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还时有发生。关注消费安全,既符合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也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这也是中消协将今年活动主题聚焦在“消费安全”上的用意所在。

  “消费安全”呼唤企业诚信

  据全国各级消协组织统计汇总,2011年消协共受理消费者投诉607,263件,解决571,91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0,418万元。而消费者所投诉的问题中,质量安全问题占50.2%,在诸多投诉问题中遥遥领先。

  在央视2012年3·15晚会统计的投诉前十位消费领域中,网络购物排在第一,“主要集中在商品质量与描述不符,以次充好,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买到假货后商家消失无法维权,团购规则或服务随意变更,网络购物售后服务无法保障等”。

  另外,快递问题也是投诉的重灾区,但是,网购在客观上加剧了这一倾向,“特别是与网络购物相配套的快递服务问题较多”尤其是在责任的归属上,网购商家与快递经常扯皮。

  中消协表示,基于“消费与安全”的年主题 ,将致力于提高企业消费维权的意识和水平,促使其生产安全的产品,提供安全的服务,预防和减少安全隐患,确保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人身权和财产权不受到损害;增强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保障环境安全,维护消费者的长远利益。

  但是,要从整体上改善消费环境,首当其冲的还是需要商家诚信经营。人无信不立,企业亦然。

  3.15前夕 企业扎堆示好消费者

  3.15是消费者的节日,但却是很多企业商家的大考之日。临近3.15,各行各业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被频繁曝光,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于是,一些商家选择在此时推出各种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措施,包括推出消费者维权通道、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主动纠正、抑或建立各种所谓的诚信联盟等等。

  据媒体报道,作为投诉重灾区的电商、团购业,在3.15前夕动作频频。团购网站拉手网近日宣布在十大城市开通“12315绿色通道”,成立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高调为消费者“维权”;窝窝团则宣布发起成立团购服务评议中心,同时将设立百万消费者权益保障金,承诺在遇到网购问题时向消费者做出及时赔付;买买茶也联合糯米网等电商组建“3.15”诚信联盟;阿里巴巴则再次“断腕”,罢免了旗下团购网站聚划算的总经理。

  另外,房地产、家居、教育、金融等等诸多行业,也均有企业陆续推出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行动举措。还有企业干脆在3.15期间打出主题促销牌,参加抽奖有机会获315元现金奖励等等,各种行动花样百出,不一而同。

  然而,企业能否真正通过3.15消费者权益日,提升自身的服务品质和经营理念,恐怕还需要时间的检验。3.15毕竟只是一天,而消费者更希望 “天天都是3.15”。
马震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