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本站搜索:

环球时报:美国对华谈人权总怪怪的

2012-05-26 14:41:00     作者:    来源: 环球时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人权;人权外交;美国国务院;人权状况;社评;异议人士;法力
[提要] 美国国务院24日发布2011年度国别人权报告,将中国直称为“独裁国家”,并称中国人权在主要领域“继续恶化”。中国国务院新闻办25日迅速发布《2011年美国的人权纪录》,批评美国在人权的六个方面做得很“糟糕”。中美人权论战再呈针锋相对之势。

  美国国务院24日发布2011年度国别人权报告,将中国直称为“独裁国家”,并称中国人权在主要领域“继续恶化”。中国国务院新闻办25日迅速发布《2011年美国的人权纪录》,批评美国在人权的六个方面做得很“糟糕”。中美人权论战再呈针锋相对之势。

  美国长年对世界多国发动人权外交攻势,中国是它的主要打击对象之一。随着中国舆论的开放,美国对华打人权牌的成本越来越低,轰动性却似乎在增加,这鼓舞了美国。

  其实美国人很清楚,就一般性大众人权状况来说,中国这些年进步很快,中国政府为此所做的努力他们也很了解。美国继续保持对中国人权的批评态度是故意和成心的。华盛顿不仅自己批评中国人权,还在设法影响世人对中国人权的看法,破坏中国形象。

  美国的做法就是抛开中国人权进步的基本面,集中讨论中国的个案。所以中国的几个“异议人士”总是被美国挑出来,作为中国人权的“形象代表”,他们同中国体制的对抗被做了更容易打动西方人的包装。从宣传技巧上讲,个案总是更吸引人,因此美国用个别“异议人士”的故事抹黑中国屡试不爽。

  从刘晓波到艾未未,再到陈光诚,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包装中国“异议人士”已经像流水线一样熟练。其实这些个案都与中国大众人权状况相距甚远,他们的经历和遭遇在中国都是极低概率的,而且这些故事很多与西方发生了奇特的联系。中国人甚至搞不太清楚,这些突出的“异议人士”究竟是“不幸的”,还是“幸运的”。

  普通中国人对自身人权的切实感受与美国指责形成的反差正在越来越大。当美国人同我们讲人权时,总让我们觉着怪怪的,散发着来者不善的气味。这种感觉没有错,因为人权牌的确已经成为美国对付中国的战略筹码。

  美国并不是真的关心中国人权。从美国的利益讲,中国人权得到改善对美国没有实际好处,而找出中国人权的毛病,进而抹黑并压制中国对美国则很重要。在美国对华经济牌急剧变少,军事牌又不能轻易乱用的时候,美国对华打人权牌正好做到了扬长避短。

  中国社会已经融入全球化,但中国的政治特色得以保留,它同世界迄今的磨合制造了中国崛起的惊人空间。但中国社会的政治自信度仍不够高,西方相对富裕小环境里的文明成果令不少人羡慕,能不能或者怎样把这些成果都搬到中国,争论很多。

  让中国人全都理解要走一条“自己的人权发展之路”,这很困难。挑出一两个极端例子,来说明中国人权“在恶化”,更容易抓住公众的注意力。要让公众逐渐领悟这种“人权斗争”其实斗的根本不是人权,大概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然而可以肯定地说,中国虽有些被动,但美国人权进攻的“法力”不是无边的,它会增加中国的一些麻烦,但仅此而已。中国不需为此烦恼,甚至可以大度地辩证对待外部批评,把它们同时当作加速改进人权的动力。中国应坚持实事求是解决国内问题,这样就能一点点消耗美国的战略压力。

  中国公众不是傻子,大家慢慢会把真正的人权同美国人对我们要求的“人权”分开。

魏鹏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