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本站搜索:

王刚“错砸”门又添新忧 被曝栏目作假找托上台

2012-08-21 14:37:00     作者: 张然    来源: 京华时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赝品 作假 韩勇 上台表演 错砸
[提要] 日前,一则“在北京某电视台一档文物鉴定栏目中被砸赝品实为珍品”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围绕是否“错砸”,形成两派截然相反的意见,栏目方坚称被砸的均为赝品,不会看走眼。

  本报讯(记者张然)日前,一则“在北京某电视台一档文物鉴定栏目中被砸赝品实为珍品”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围绕是否“错砸”,形成两派截然相反的意见,栏目方坚称被砸的均为赝品,不会看走眼。

  鉴定栏目被指错砸

  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栏目中,主持人王刚手持一把紫金锤,如果经在场专家鉴定持宝人的瓷器为假,在双方签署完协议后,将挥锤砸碎“赝品”。“砸赝品”一直是观众比较关注的一个看点。今年5月,《“假”如这样—真“假”藏品对比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这次展览是首都博物馆与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栏目的深度战略合作,展品全部为瓷器,由首都博物馆提供40余件(套)瓷器真品,与北京电视台栏目组提供的30余件赝品放在一起对比展出。但近日,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委员会主任姚政等通过观展,公开质疑该栏目“所砸掉的‘赝品’不少是真品,并且不乏珍品”。

  被砸物品提前安排?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昨天,北京东方大学文物学院院长李彦君劝慰广大观众和藏家大可不必担心“错砸”,理由是“这本来就是一个在表演的节目”。李彦君表示他曾亲身参与节目,对内情非常了解。他了解到所谓的“赝品”都是事先从潘家园等旧货市场故意买的假货,然后找来所谓的“持宝人”上台表演,最后理所当然地被砸掉。“这是表演,之前就是买的假的,当然不会砸错了!”

  栏目方否认指责

  对于“错砸”,《天下收藏》制片人韩勇表示,节目专家由三部分构成,专业机构的专家、拍卖公司的高级从业人员,以及高端艺术品行业当中的经纪人。“我们拿这些东西也不是什么疑难器物,对于鉴定结果我们是完全可以负责任的。”而对于外界质疑节目“作假”,韩勇予以否认。

  本周将找电视台交涉

  京华时报:质疑方的判定依据是靠眼学吗?

  姚政:这不是一个小事。既然敢公开说出来是有充足的证据的。我们先后组织了五六批的相关人士来首都博物馆看这些所谓的“赝品”,大家都觉得是有问题的。

  京华时报:能否介绍下“相关人士”的构成?

  姚政:30多个专家,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文物鉴定专业委员会主任宁玉新、中国收藏家协会专业委员会人员、收藏瓷器大收藏家及其仪器检测的负责人等。

  京华时报:有质疑说你们隔着玻璃看展品,并没有上手,认定结果是否可靠?

  姚政:我们隔着玻璃肯定是上不了手,但是上手只是鉴定的方法之一,不能代表鉴定的全部。比如看釉面、画工、器形……这些大量的信息是完全可以通过眼睛看的。

  京华时报:质疑方有说法称所谓“赝品”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真品,而且三成都是珍品。对于这个比例您怎么看?

  姚政:这是我们的保守说法。实际上我们认为百分之百都是真品。有10件以上是国家二级以上珍贵文物,占三成。

  京华时报:如果技术鉴定,有哪些方法?

  姚政:可以微痕鉴定,就是通过釉面的老化判断年代。或者检测釉面的化学成分,因为每一个时期的瓷器的化学成分是不一样的。跟老太太再怎么化妆化不到20岁一样,做旧的东西肯定能检测出来。

  京华时报:下一步打算怎么办?

  姚政:这周之内找电视台交涉,不管怎么样,破坏文物是错误的。

  京华时报:您为什么公开身份提出质疑?有持宝人拜托您还是出于其他考虑?

  姚政:当时中藏网上有一个会员,接到过栏目的电话,让他拿着别人的东西假装上去参加节目,他拒绝了。我们觉得这个有问题。这个事情不是突然的,一直论坛里就有“错砸”的讨论。但是一直没有证据。这次展览看了以后决定说出来。

  找人代替是为节目更精彩

  京华时报:有质疑说这档节目中的有关专家是古董商,没有鉴定资质?

  韩勇:我没听说过国家有规定说鉴定需要资质啊。

  京华时报:对于质疑方提出的公开电视辩论会怎么处理?

  韩勇:我们没有义务来跟他回应和辩论。我们节目组可以对我们节目中播出的鉴定藏品负责任,也欢迎有不同意见的人来质疑。如果是相关的机构提出来我们可以配合,任何一个人都来质疑,我们的正常工作还能保证吗?

  京华时报:持宝人来节目签的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韩勇:法律上的意义我不好明确地描述。实际上是一个双方认可的君子协定。

  京华时报:节目会正常播出吗?会在节目中回应吗?

  韩勇:当然正常播出,不会回应。没有必要。

  京华时报:有质疑说节目组会去潘家园买假的东西,然后找持宝人去上节目?

  韩勇:第一,这个现象不存在。每天我们接的电话七八十个都要来参加节目。退一万步讲,即使有这种情况,它也是一个节目手段的问题,不存在欺骗的问题。因为我们做的是收藏鉴赏类节目,展现的是真与假,只要没有把假的说成真的,把普通的说成珍品,其他的无可厚非啊,有意义吗争论这些?况且这只是他们的想法而已。

  京华时报:参加过节目的一个专家说不可能砸错,因为这些东西是栏目组找的假货。

  韩勇:都这么说了为什么还说我们砸碎的东西里有国宝级的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我只是说一下我们节目的操作理念和流程,完全不是回应他们,没有意义。

  京华时报:从流程上来说有没有这种情况?

  韩勇:没有。但是存在持宝人自己个人原因不愿意出镜,或者表达能力不好我们建议他找人代他来,是为了节目的精彩。我们做的是电视节目。纯做收藏讲堂可能也没这么多人关注了。

马震

editor

更多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